今年49岁的杨凤伟是北京地铁运营一分公司7号线检修中心高级技师。他钻研维修技术,解决疑难故障,为地铁车辆安全运营提供保障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此外,他还通过班组教学、集中授课、导师带徒等形式,将车辆知识和车辆维修技术传递给年轻职工,积极发挥专业导师的作用,成为检修中心的“主心骨”。
在地铁工作多年来,杨凤伟解决了多项疑难故障。此前,亦庄线一个车型的列车临修更换牵引电机,作为业务骨干的杨凤伟全程进行安全指挥。在车厢与转向架分离的过程中,他发现“中心销”脱离困难,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经过测量,他提出对“中心销”角度进行调整的建议,他的建议被车辆制造厂家采纳,在后续的6号线、7号线列车设计中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彻底解决了“中心销”脱离困难的问题。
5号线开通初期,列车出现了齿轮箱油变色发黑的问题,油脂质量的变化会严重增加齿轮箱内大齿轮的磨损,降低设备使用寿命。为减少磨损就需频繁更换齿轮箱油,增加了维修成本。杨凤伟细心研究分析,发现齿轮箱排碳粉装置的设计缺陷是造成问题的根源,“必须定期手动清理碳粉。”他说。按照这个方案执行后,杜绝了齿轮油变色发黑的问题,在提高设备的安全性的同时降低了维护成本。
由于工作能力突出,杨凤伟被选派参与了亦庄线、6号线、7号线的开通运营筹备工作。他运用自身的经验,认真排查车辆隐患并积极推动整改,确保车辆安全稳定,高效地完成地铁开通前的车辆整备、冷热滑等工作。
在6号线地铁开通整备时,由于车型变化较大,给所有人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面对新车型,杨凤伟不断学习厂家技术资料,并且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钻研车辆技术,努力充实新车型知识。在时间紧任务急的情况下,快速制作完成了列车整备单据和规定整备项点,根据整备项点逐一开展车辆排查,排查出诸多隐患,为线路开通运营提供了保障。
在7号线整备初期,杨凤伟经常在工作现场加班到深夜,与车辆工程师进行论证,在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双重加持下,他大量查阅和借鉴其他车辆资料,解决了车辆“速度传感器异常”故障频繁等问题,为车辆消除隐患,保障车辆运营安全。
过硬的技能,往往蕴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和付出。杨凤伟在工作中投入了大量时间,常常和不同岗位的技师进行切磋,让自己对线路和车辆更加了解。只要项目临时有什么事情,哪怕是三更半夜,只要喊一嗓子,他都迅速赶往一线。此外,他还积极参加技能竞赛,先后两次在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车辆机械检修工专业第二名的成绩。
凭借多年的学习和工作,杨凤伟积累了丰富的车辆维修经验和扎实的工作技能,先后参与编写了多项车辆检修规程,2021年还参与了北京地铁公司车辆机械中级工、高级工《新型学徒制操作技能手册》编制工作,并参与了绍兴地铁支援建设工作。
此外,杨凤伟还是地铁公司技能人才培养师资力量的一员。目前,该公司已有内训师300余名,外聘专业技术专家30余名。“我们以提高职工故障处理能力及应急抢险能力为目标,突出疑难故障处理、突发事件处置的培训与演练,目前正在完成各个等级岗位的实操培训教材编制。”杨凤伟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参考文件。
2022年,杨凤伟被授予“北京地铁大工匠”称号。“我不是完人,技能水平还有很多不足,但我一定要发光发热,为青年职工指路,踏踏实实练技能,做好事、做实事,为北京地铁事业奉献更多力量。”杨凤伟说。
□本报记者 周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