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让一线工人获得更多晋升通道是推进产改的标志性一步
“安全隐患随手拍”织起安全“天网”
激励职工 多多贡献“金点子”
治理快递垃圾 需多方共同发力
保护湿地
应加快养老服务人才培养
职业陪诊师兴起 行业规范要跟进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年1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一线工人获得更多晋升通道是推进产改的标志性一步

 

深入推进产改,培育更多技能人才,既要激发其内在动力,又要构建有效激励机制。需要在健全制度、落实措施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期待“一线工人技术过硬升任领导”呈现辐射效应,各地要积极为技能人才成长搭建平台,开辟技术工人的晋升通道,让更多的卓越工匠脱颖而出,让产改出现更多实质性成果。

前不久,中建钢构广东有限公司将焊接技术过硬的一线工人白新涛升任为焊培中心主任。这成为该公司依靠优秀产业工人队伍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此举激起千层浪,600多名一线工人主动跟白新涛学习焊接技术。(11月7日《工人日报》)

一线工人技术过硬升任“领导”,引来徒弟600多人,无疑释放出“技术工人有奔头”的强烈价值信号:成才的道路不止一条。蓝领工人在技术专业领域求发展一样可以实现自我价值,一样能够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肯定。同样,此举对职工而言,发现前途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肯努力,提高个人素质,练就技能本领,就能“名利”双收,生活就有奔头。

随着自主创新和“中国创造”高潮的到来,企业对技工和高级技工需求的高涨,技术工人的价值正在突显,“能工巧匠也是人才”已成为社会共识。同样,当工人待遇好不好,上升通道宽不宽,一线工人最有发言权。近年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走深走实,“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法》完成首次大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走上提质培优的道路;一系列诸如《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等政策的实施,让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强,晋升通道不断拓宽。“新时代,当工人有奔头”已成为不少产业工人的共识。扎根一线、履职尽责,人人都能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为建设制造强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中建钢构广东有限公司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完善了产业工人考核及分配机制,通过班组承包、劳动竞赛等措施,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两年来产业工人平均薪资增长约13%。公司连续6年承办广东省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完善培育机制,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健全职业发展通道,创新出台《技师评定管理办法》《产业工人转岗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技能+管理”职业双通道。白新涛因此受益,升任为焊培中心主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推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必然要求。

进一步看,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切实抓好培养、选拔、评价、使用、激励和保障等环节工作,建立培养快、使用好、评价准、待遇优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氛围,将外生的制度设计转化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内生的发展动力。一方面,从供给侧抓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另一方面,从需求侧营造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环境。

总之,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培育更多技能人才,既要激发其内在动力,又要构建有效激励机制。需要在健全制度、落实措施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期待“一线工人技术过硬升任领导”呈现辐射效应,各地要积极为技能人才成长搭建平台,开辟技术工人的晋升通道,让更多的卓越工匠脱颖而出,让产改出现更多实质成果。

□沈峰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