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守住工伤延期鉴定的劳动权益保护底线
“田间课堂”学农事接地气
对虚拟主播的监管 不能虚化
餐厅“低碳菜单” 是宣传环保好创意
依法查处
工人文化宫多模式服务职工亮点多多
整治“黑救护车”乱象 需各方共同发力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田间课堂”学农事接地气

 

近日,在桃源县郑家驿镇澄溪桥村稻田,学生体验收割水稻。秋收时节,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寺坪中学在农田开展“田间课堂”活动,学生们体验收割水稻、观看农机作业,学习粮食相关知识,感受劳动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11月5日《工人日报》)

眼下,劳动教育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田间课堂”学农事,无疑是给学生打开劳动教育的一个很好的窗口,值得点赞。

一是增加了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新鲜感。不少学生长期生活在城镇,对农村、农民是陌生的。很多农业生产的农事,他们是从来都没有经历过的。在做好防护和指导的前提下,让学生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农事活动,学生不仅不会排斥,反而增加了很多新鲜感和参与的热情。

二是通过亲身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劳动收获的快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劳动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有收获感会让人心情愉悦,有很大的成就感。学生亲自参加农事体验劳动,很多东西往往是书本上学不到的。比如做农活要有条理,确保颗粒归仓。再比如和别人分工协作,发挥团队精神,才能把一件事做得很完美。

所以,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让更多学生到田间地头,通过参加农业劳动体验劳动教育,是非常接地气的做法。□陶崇银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