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世界上的制造强国,都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也都有适合国家发展特点的技能人才培养制度。我们要通过深化劳模工匠工作室创建工作的机制,不断拓展职工成长成才空间,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10月27日至28日,广东省湛江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首届经验交流暨共建协作机制推进会召开。会议通过了《湛江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章程(草案)》,围绕创新工作室创建和联盟等工作进行深入探讨。目前,该市已创建市级及以上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78家,其中省级创新工作室15家。(10月29日《湛江日报》)
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能够放大劳模和工匠人才的品牌效应。通过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师带徒”模式,青年一代学到的不仅仅是技术技能,更传承了劳模工匠身上争创一流、精益求精的精神。因此,湛江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首届经验交流暨共建协作机制推进会召开,对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劳模和工匠人才是各行各业的领头雁。当代的劳模工匠群体积聚了大量的人才,他们有的是技术专家,有的是管理精英,有的是创新能手,在他们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创新能量。“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之所以受关注,更是因其蕴涵着“技术型工人也是人才”的价值理念。目前,我国具有专业技能资格的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不到三成,技能人才总量仍然不足。正因此,壮大技术工人队伍,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既是当前之需,也是长远之计。
毋庸置疑,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特别是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高素质技术工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无论是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还是建设制造强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升级、效率提升、动力变革,都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发挥技术工人队伍的聪明才智。
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长久领先,技能人才是关键。市场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的竞争,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只有加快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在完善制度、机制,改善环境、氛围等方面狠下功夫,激励技能人才不断涌现,引导青年一代通过技术技能报效祖国和家乡,我们的发展才有后劲,在竞争中才更有底气。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各级政府部门应落实好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完善和落实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机制,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激励更多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纵观世界上的制造强国,都有一支数量充足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也都有适合国家发展特点的技能人才培养制度。我们要通过深化劳模和工匠工作室创建工作等措施和机制,不断拓展职工成长成才空间,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总之,新征程上,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重视培养技能劳动者、发挥技术工人队伍作用,使创新才智充分涌流,就能凝聚起强大的创新动能,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沈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