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用精细法律规则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值得期待
临期食品市场需立规矩防无序
“工伤一件事”窗口 让职工少跑腿
景区“被降级” 是一堂警示课
控烟新举措
劳动者驿站越贴心就越有人气
治理好黄河 责任重大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伤一件事”窗口 让职工少跑腿

 

“以前,工伤申报是个系统工程,现在简便多了。”日前,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人事专员马文博对记者说。今年,沈阳市人社局大力推进“工伤一件事”改革,围绕业务协同、数据共享,细化办事流程,促进数据赋能,在沈阳所有政务服务大厅开设“工伤一件事”窗口,办事效率提升近50%。(10月31日《工人日报》)

说到工伤申报的办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程序多、材料多、时间长。比如,办理工伤申报时需要到多个部门提交材料,用人单位或个人办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待遇支付至少要提供12份材料,并且这3项业务分别由3个部门受理,至少需要跑3趟。而现在有了“工伤一件事”窗口,确实让职工感到非常暖心。

一方面,专事专办,提高了精准度。以前,找谁办理工伤受理,以及找哪些部门受理工伤,对于不少职工来说,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有了“工伤一件事”窗口,职工心里就踏实了很多。找谁办理工伤、找哪些部门受理工伤,只要一个办事窗口就搞定了。

另一方面,数据共享,提高办事效率,让职工少跑腿。在“工伤一件事”窗口,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待遇支付所需的12份材料融合简化为5份材料。同时,各部门之间加强了数据共享、协同审批,办事效率明显提升,部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案件7日内可完成工伤认定,对比国家法定时限60天,缩减了89%,极大地提高了工伤认定工作效率。

如何提高办理工伤的效率,承载了职工很大的期待。“工伤一件事”窗口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体现了对职工的关爱,值得点赞和大力推广。

□周开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