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只此邮政绿
故纸堆里的“小确幸”
肩上的山河岁月
组织开展2022年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0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肩上的山河岁月

 

母亲圆脸,矮胖结实,对比弟妹,她更像是一片挺拔树林里唯一的矮树桩,又像是一匹结实耐劳的骆驼。没错,小时候,村里人就是这么叫她的。

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家,却得了一个“骆驼”绰号,可见,母亲的勤劳朴实已到了让人模糊性别的地步。

那是上世纪60年代,外公在上山烧木炭时不小心砸断了臂膀,干不了重活。而家里还有九张嘴要吃饭。身为老大的母亲义无反顾地挑起了家庭重担。母亲除了跟大人一般上工以外,还要承担起替家里挑煤的重任。

那时,没有车马,煤矿在三十里外的山里。一担煤足有百来斤,全靠母亲稚嫩的肩膀去挑。一年四季,崎岖的山路上,深深镌刻着母亲的脚印。

时间久了,村里人忘了母亲的本名,都叫她“骆驼”。而像骆驼一般一点一滴地把一大家子的温饱驮回家,也成了母亲并不动人的少女时光的生动写照。

二十岁,母亲终于从繁重的家庭负担中解放出来,嫁给了山那边的小木匠。母亲出嫁那天,外公独自一人坐在房里抹了半天眼泪,如同失去了左膀右臂。

那时,土地已经承包到户,母亲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于是,我家的田地菜畦都成了母亲的“战场”。农忙的季节,母亲像个男人一般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早上一担空箩出门,晚上满满一挑粮食回来。甚至连沉重的打谷机,母亲也能轻而易举地一个人扛起来。不下田的时候,母亲便忙着挑粪侍弄菜畦,母亲种的菜比村里老农种的菜丝毫不逊色。人勤地不懒,一年到头,我家菜地四时蔬菜不断。

在新的家里,无人再记得“骆驼”这个绰号。然而,他们却分明看到了,一个吃苦耐劳的女子,是如何舍得一身剐,拼命拉扯大四个孩子的。

夏日双抢是一年之中最忙的时候。时令正当时,庄稼一天一个样,农人得跟天抢时跟地抢时。就连从来不曾照管庄稼的父亲也被母亲逮了回来。一大早,晨星还在头顶闪耀,母亲便将一家大小从梦中唤醒,赶鸭子般赶到田里去。母亲如同一个先锋,争分夺秒地在地里飞奔,后面跟着睡眼惺忪的男人和揉着眼睛、东倒西歪的几个孩子。待到日头上来,晨露已晞,孩子们的瞌睡醒了,谷桶里的谷子也满了。母亲挑着一担谷子扔下我们,一路风驰电掣地赶回家,急急生火做饭。待及晨饭光景,母亲早已经在太阳底下翻晒谷子了。

夏夜,水田灌溉紧张,各家男人都虎视眈眈地扛着锄头守在田间。而我家,却是母亲站在自家田头,一守就是一整宿。在一大群大男人中间,她是那么醒目。而母亲丝毫也不怯意,心思全部放在那些胀鼓鼓的禾苗上。母亲仿佛听到自家禾苗正在咕咚咕咚地大口喝着水,正在怀孕分蘖抽穗,那可是一家六口人一年的口粮啊!星月西垂,晨曦微露。一整宿,母亲不曾合眼,手杵锄头,腰杆笔直地站在田野里,如同穆桂英挂帅般威风凛凛地守护着自家庄稼。

是的,就是这副看似并不宽厚的身板,挑起了我们的山河岁月。

□陈建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