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的“爬格子”之路
麒麟不寂寞
人类的永恒之爱
■征稿启事
疫情期间停工引发的劳动争议, 已过仲裁时效的如何处理?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9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类的永恒之爱
——重温《父与子》
 

假期,我带孩子逛书店,在众多图书中,他一眼选中《父与子》,捧在手里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那样子让我心中一动,一些遥远而温馨的记忆浮现在脑海。

我第一次遇见这本书是在小学二年级,当时物质产品远不及今天这般丰富,课外读本少得可怜。有一个周末,爸爸带我去市中心的新华书店,我也是一眼就看中了《父与子》。爸爸见我喜欢,准备付钱。旁边一位阿姨说:“花这么多钱买本图画书多不划算!”我一听十分紧张,生怕爸爸不肯买了。那时,对于普通人家来说,书也是奢侈品,一本书的价格可以让一家三口下馆子吃一顿。但爸爸并未犹豫,买下《父与子》递给我:“这本图画书比有些字书还耐读呢!好好保管。”

之后的许多个夜晚,写完作业,我们一家三口聚在日光灯下,妈妈织毛衣,爸爸看报纸,我读《父与子》。万籁俱寂,窗外的风轻轻刮着,小闹钟“滴答滴答”走着,那个场景沉淀在我的记忆里,滋养着、抚慰着我的心灵。

我问孩子喜不喜欢这本《父与子》?他一个劲儿点头。我便像当初爸爸那样,买下来送给了他。

之后的时光,一有空,我便和孩子一起依偎在沙发上,一人一只苹果,共读《父与子》,看到开心处,一起大笑,评论一番。

书中的主人公,父亲胖胖的、光头、圆脸,留着两撇小胡子,慈爱、豁达、开朗、善良、童心未泯,既是孩子的父亲,又是孩子的好友。儿子瘦瘦的,留着刺猬头,淘气、聪明、可爱、乐观、无忧无虑,时而乖得像一只小狗,时而惹出一堆麻烦。由于年龄上的差异和性格上的矛盾,两人经历了许多奇遇,产生了很多可笑又感人的趣事,令读者忍俊不禁、回味无穷。

比如《意外收获》:父子俩去滑冰,正在兴头上,冰面突然碎裂,两人掉进冰窟窿,费了老大劲儿才爬上岸,冻得瑟瑟发抖。但他俩一点儿都不沮丧,因为他们从水里捉到了鱼,高高兴兴拿回家:“今晚有鱼吃了!”第一次读这个故事时,爸爸陪在我身边,对我说:“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从挫折中找到机会和希望。”这句话我直到今天仍一直记着。

还有一个故事《葡萄干蛋糕》:爸爸给儿子做蛋糕,烤熟后才发现忘记放葡萄干。爸爸并未懊恼,拿出儿子的玩具气枪,把葡萄干当做子弹填进气枪,像玩打靶游戏一样把葡萄干射进热气腾腾的蛋糕里。两人开开心心玩了半天,然后一起享用了那个特别的蛋糕。孩子对我说:“妈妈,如果你遇上这事,一定会喋喋不休地抱怨半天,把全家人享用蛋糕的心情都给抱怨没了。”我心里一惊,他说得没错,遇到挫折和麻烦不要一味抱怨,而是要想办法解决,并且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一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却蕴含深刻的道理,令人赞叹。

跟孩子一起看《父与子》,总能让我回忆起遥远而温馨的童年,回忆起父亲对我关心、爱护的点点滴滴,让我倍加珍惜当下的天伦之乐。

跟孩子一起看《父与子》,总觉得时间过得轻松且快乐,它的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生活的智慧与幽默,把父子之间朴实纯真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深入人心,跨越了时空与阶层,诠释了人类的永恒之爱。

□赵闻迪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