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本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北京加快推动建设“大思政课”综合改革实验区
北京公交让市民出行更舒适更便捷
北京轨道交通线网总规模1148公里 居全国首位
艾窝窝、豌豆黄等52项中国京菜团体标准发布
北京8月PM2.5月均浓度为今年单月最低
镇罗营镇成立乡村振兴示范区专家委员会
上接第1版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年9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加快推动建设“大思政课”综合改革实验区
4家单位成为本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本报讯(记者 任洁) 近日,记者从北京市以实践教学为主题的“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研讨会上获悉,北京加快推动建设“大思政课”综合改革实验区,首都博物馆等4家单位正式成为本市学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当天,首都博物馆、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北京艺术博物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正式成为北京市学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根据这4家单位与市委教育工委的合作协议,双方将组织优秀思政课教师、展馆研究员、解说员,共同挖掘、打造系列现场教学课程;加强人员培训、理论学习等合作;联合开展现场教学、VR教学、志愿服务、党支部共建合作。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农学院分别结合实践教学为主题的“大思政课”建设作经验交流。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创新“千人百村”“街巷中国”社会实践育人模式,扎根国家发展重大历史现场上好“大思政课”;北京科技大学探索“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虚拟实践”“四位一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每年学生社会实践有4000余人、数百支团队参与;中国农业大学打造“科技小院”实践育人大课堂,推动青年学子以科学研究服务国家需求;北京农学院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讲好乡村振兴“大思政课”。

市委教育工委要求,各高校要在思想认识、组织领导、评价机制等方面着力,深层次改革思政课教育教学机制格局;用好新时代首都发展“北京课堂”,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建设“沉浸式”实践教学基地,立足本校学科专业优势建设一批专业育人平台;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讲好“大思政课”的能力素质,聘请各条战线的一线建设者担任兼职教师,将京华大地生动实践全方位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