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对不诚信维权者应依法喝止
校园劳模工作室让劳动教育更富成效
职工大讲堂的“好声音” 接地气暖人心
“滤镜美食”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持久推进移风易俗
对过度包装 要系统治理
为不适合高温作业的劳动者转岗彰显人文关怀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9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职工大讲堂的“好声音” 接地气暖人心

 

“竹板一打喜气添,我们几个走上前。今天不把别的表,单把师傅来点赞……”9月20日,在国网江苏高邮市供电公司“邮益思”职工大讲堂内,职工文化宣讲队队员用音乐快板的形式,宣讲该公司两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的“献血大王”任秀章的事迹,以及被誉为“东方白鹳守护者”的退休职工周士清的故事。大家都说,职工大讲堂传播“好声音”,接地气又暖人心。(9月22日《江苏工人报》)

据报道,该公司“邮益思”文化宣讲队由20多名公司员工通过基层单位推荐或员工自荐的方式组成。他们时常聚在一起,把身边人身边事编成故事,运用讲故事、文艺表演等形式在职工大讲堂宣讲,受到职工们的欢迎和好评。一位青年员工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总认为,先进典型的事迹一定惊天动地,但大讲堂听到的全是身边人的平凡故事。原来,从点滴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也能成为不平凡的人。”

这位青年员工的话说出了职工大讲堂“好声音”之所以接地气暖人心的主要原因。宣讲队的队员全是职工身边的人,他们用接地气的话语来进行宣讲,讲的先进典型人物和故事又都是职工身边人和身边事,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也就是说宣讲者、听讲者和宣讲内容的主角都是身边的职工,怎能不接地气?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宣讲活动与形式多样的文艺表演相结合。比如用职工喜闻乐见的音乐快板等形式,进一步增强了“好声音”的宣传效果。

笔者以为,职工身边人的平凡故事,最真实,最动人,最令人信服,也最温暖人心。职工大讲堂的“好声音”让职工学有榜样,传递的是满满的正能量,点燃的是职工群众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奋发向上的激情。□周家和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