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对不诚信维权者应依法喝止
校园劳模工作室让劳动教育更富成效
职工大讲堂的“好声音” 接地气暖人心
“滤镜美食”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持久推进移风易俗
对过度包装 要系统治理
为不适合高温作业的劳动者转岗彰显人文关怀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9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校园劳模工作室让劳动教育更富成效

 

日前,上海黄浦区蓬莱路第二小学举行“喜迎二十大,致敬劳动者——劳模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许跃萍、朱巧娣、吴尔愉、陶依嘉、陈燕平、陈秀萍六位全国劳模和市劳模走进校园,共同见证劳模工作室落户该校。 (9月22日《劳动报》)

劳动教育进入课堂以后,如何让劳动教育教出特色、教出成效,是许多学校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笔者以为,上海市充分发挥劳模资源的作用,在开展“百名劳模进校园”主题活动的同时,积极尝试劳模工作室落户校园,不失为推动学校劳动教育的一个好办法。

在学校设立劳模工作室,不仅可以让劳模精神的“种子”在学校生根、发芽和结果,为学生们输送更多的精神养料,同时也通过为孩子们讲好劳模故事,丰富劳动课程形式,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教学资源。同时,学校有了劳模工作室,既为学生们成长成才树立了一面鲜艳的旗帜,让劳模的榜样力量激励他们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有利于立德树人,又可以让孩子们经常与劳模面对面地进行学习和交流,实现良性互动,感受到劳模的魅力,扩大劳模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从而推进学校的劳动教育更加深入更加有效,成为了劳动教育的一个特色和亮点。□费伟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