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家政服务要走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之路
“小候鸟”科普之旅传递社会温暖
变“最缺工”为“不缺工” 需多方合力多措并举
提防身体中暑 也要谨防“情绪中暑”
依法查处
外卖小哥“吹哨”提升食品安全监督效能
对牙齿矫正市场 应当加强管理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8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变“最缺工”为“不缺工” 需多方合力多措并举

 

近日,人社部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的“最缺工”100个职业排行。“最缺工”职业排名前十的分别为:营销员、快递员、车工、商品营业员、市场营销专业人员、餐厅服务员、保安员、家政服务员、电子产品制版工、保洁员。(8月1日 《工人日报》)

记者梳理发现,前10名的“最缺工”职业几乎都集中在服务业和制造业。如果再仔细地分析一下,可见大多数是当下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尚不能取代或难以取代的数量众多的劳动密集型工种。当下这些工种有的工资低,有的很辛苦,有的流动性大,有的社会地位不高等,这是不争的事实。可这些岗位又都是社会需要、人们离不开的工种。

要使“最缺工”变为“不缺工”,必须要实现劳动力市场的相对平衡。如何做到相对平衡?笔者以为,仅靠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用工企业单打独斗肯定不行,还需多方合力,多措并举。

笔者建议,一是要在薪酬及福利待遇方面适度提高,特别是劳动强度大及很辛苦的工种,如果薪酬方面不具有明显的吸引力,是很难招到合适的求职者。二是要下大力气改善工作环境,现在不少年轻人找工作比他们的父辈们更“挑活儿”,这是一种市场化的就业结构性自我调整,不是什么坏事。用工单位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从而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否则。就是招到了工人,也很难留住。三是要提高 “最缺工”劳动者社会地位,拓展其职业发展空间。社会各界要更多地关心关爱他们,让从事“最缺工”的劳动者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总之,只有多方合力,多措并举,才能变“最缺工”为“不缺工”,有效缓解部分服务业和制造业岗位供求关系失衡的问题。

□周家和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