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涉老诈骗套路深 别把陷阱当馅饼
3种进食法延缓饥饿感
消毒凝胶增大晒伤风险
4个原因让冰箱噪音变大
网购自制食品 下单须谨慎
绿色的绿豆汤更解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年7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涉老诈骗套路深 别把陷阱当馅饼

 

从“免费送鸡蛋”到“文玩收藏”,从“关爱帮扶”到“黄昏恋”……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上升,养老诈骗套路也随之花样迭出。日前,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通过典型案例深度剖析养老诈骗套路,提醒公众警惕涉老诈骗陷阱。

补缴社保办退休 “靠谱”熟人不靠谱

刘先生原是北京某机厂工人,自1998年下岗后,便没有继续缴纳社保。眼看即将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补缴社保、领取退休金成了刘先生的“心病”。某天刘先生与表妹聊天,作为某国企下属中心会计的表妹表示,曾听中心经理王某说可以帮人补缴社保,但是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刘先生觉得亲戚介绍“肯定靠谱”,便按表妹所述将2.5万元交给王某。

一个月之后,表妹告诉刘先生,王某已经帮助刘先生办理完成社保补缴,但经刘先生向社保中心核实,其社保仍处于断缴状态。刘先生要求王某返还2.5万元,王某却以“领导班子改制”和“中心与街道有经济纠纷”等理由推托,安抚刘先生“肯定没问题”,但后续刘先生多次催促办理社保或者退还2.5万元,王某均表示“正在办理中”,无法退款,刘先生这才意识到事有蹊跷,遂报警。

经查,王某以通过中心补缴社会保险费为由,骗取3名被害人共计7.9万元,实际上王某并不具备为他人补缴社保的条件和能力,其仅通过中心为3名被害人以员工身份缴纳了最近3个月的社会保险费共计4000余元,剩余7.5万元均用于个人消费,王某于案发后全额退赔3名被害人全部经济损失。

法官提醒:办理社会保险业务时,应提前了解当前、当地的相关政策,通过正规渠道到社保、税务等政府部门办理。切勿轻信他人“有熟人”“有门路”能帮助一次性补缴的承诺,以免掉入诈骗陷阱,最终得不偿失。

黄昏恋遇“部委干部”

人财两空长叹息

张阿姨自女儿成家后便一直独居,某天通过网络以征婚交友的方式结识了王先生。王先生自称是北京某部委干部,单身多年。经过交往,很快,两人便谈婚论嫁。

此后,王先生告诉张阿姨,部委干部结婚需要政审,二人婚后他还可以帮张阿姨的女儿解决部委工作编制,但是都需要用钱“打点”。张阿姨有些迟疑,但王先生许诺,婚后自己名下的100多万元都是二人的共同财产,张阿姨便打消疑虑,先后通过现金汇款和银行转账给了王先生10余万元。

不久之后,王先生的秘书“小孙”与张阿姨联系,称王先生因突发急病住院,让张阿姨先垫付一部分医药费和住院费,张阿姨心急如焚,分几次给“小孙”转账共计10余万元,并多次提出要看望王先生,但“小孙”以各种理由拒绝张阿姨的探视,张阿姨至此才有些怀疑,后到公安机关报案。

经查,王某实际是一名无业人员,虚构“北京某部委干部王先生”和“秘书小孙”的身份,一人分饰两角,编造“结婚政审”“解决工作编制”和“突发急病”等理由,骗取张阿姨共计29万余元。

法院经过审理,以诈骗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7000元;责令王某退赔人民币29万余元。

法官提醒:通过网络、短信结识陌生人须谨慎,婚恋交友要建立在诚实、真实、现实的基础上,切莫轻信任何人没有真凭实据的花言巧语。此外,切勿迷信“潜规则”,摒弃“托关系”和“走后门”等社会不良风气,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增强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

“200万拍卖珍藏粮票”

数千元代理费“打水漂”

年逾七旬的顾阿姨某日接到陌生电话,对方称“可以帮助高价拍卖老物件”,顾阿姨想到自己珍藏的几十张粮票,不禁有些心动。

一个月后,顾阿姨带着58张粮票来到了某国际拍卖公司,见到了给自己打电话的“张经理”。“张经理”告诉顾阿姨,其带来的粮票“品相上乘,很有收藏价值”,可以委托公司在香港进行拍卖,并称“起拍价150万元,保留价200万元”。顾阿姨大喜过望,当即与公司签订“艺术品拍卖合同”并交纳“委托代理费”5000元。

合同签订后,拍卖会却迟迟没有进展,顾阿姨多次催促,“张经理”均以“香港台风”和“公司搬家”等借口敷衍搪塞,这时候顾阿姨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赶紧拨打110报警。

经查,张某伙同他人成立某国际拍卖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从20余名中老年被害人处骗取钱款共计人民币40余万元。案发后,张某家属代为全额退赃。

法院结合张某能如实供述、全额退赔并获得被害人谅解以及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地位、参与程度等情节,以合同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八万元。

法官提醒:广大老年朋友要主动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自觉提升反诈防骗能力,个人信息“不留名”,陌生电话“慎接听”,线下活动“慎参加”,高额回报“不动心”,大额款项“慎支付”,报警举报“不拖延”。此外,家庭成员对老年人加强关爱和包容。在老年人询问求助时,要耐心解答、悉心开导;如果老年人已经上当受骗,也不要指责埋怨、讽刺挖苦,不要让受害老年人受到二次伤害。

□本报记者 杨琳琳 通讯员 田婧 袁慧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