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职工点单”让培训服务精准化
检察机关支持起诉机制让农民工不再忧“酬”烦“薪”
促就业
遏制混同用工侵权 需打通“任督二脉”
合力戳破 新型毒品的花式伪装
大力弘扬志愿精神 凝聚更多向善力量
期待更多用人单位推出“暑期员工子女托管班”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6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检察机关支持起诉机制让农民工不再忧“酬”烦“薪”

 

检察机关是公诉机关,也是法律监督部门。检察机关与人社部门对接,建立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支持起诉长效机制,释放出强烈清晰的助力维权信号,给农民工讨薪维权注入了“司法强心剂”,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律保障。

为进一步强化根治欠薪联动机制,发挥民事检察职能作用,在推进根治欠薪、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支持起诉等方面能动履职,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近期,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署了《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支持起诉和民事诉讼监督座谈会会议纪要》,明确北京市建立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支持起诉长效机制。(6月24日 《北京青年报》)

看到这则消息,北京市的农民工尤其是有可能遭遇欠薪纠纷甚至已经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肯定会增加不少维权底气和信心。

相对于劳动关系发生地而言,农民工大都是“外地人”,人生地不熟。且农民工的法律素养普遍有限,收集证据的能力以及通过诉讼等方式维权的能力大都较弱。不少农民工遭遇欠薪甚至赖薪问题后,虽然有起诉维权的意愿,却不知该如何起诉,不知该如何寻求法律救济,不知该如何走诉讼流程,在收集证据、撰写诉状、法庭辩论、缴纳诉讼费等环节常常发怵发蒙,很容易陷入起诉难的境地。也正因为此,有些农民工起诉维权的信心不足,对起诉维权望而却步甚至放弃起诉维权者大有人在。

检察机关是公诉机关,也是法律监督部门。检察机关与人社部门对接,建立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支持起诉长效机制,释放出强烈清晰的助力维权信号,给农民工讨薪维权注入了“司法强心剂”,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检察机关的支持起诉对于法院、人社部门等也能起到监督作用,对用人单位能产生震慑效应。

根据北京市检察院与北京市人社局签署的上述《会议纪要》,如果人社部门的行政程序未能解决农民工的欠薪问题,农民工有维权意愿,但因诉讼能力较弱等原因提起诉讼确有困难,检察机关就可支持起诉。支持起诉的措施包括向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协助收集证据、协助申请法律援助以及协助申请缓、减、免交案件受理费等。显然,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措施所指向的正是讨薪农民工起诉维权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难点、堵点、痛点,可以帮助农民工获得更多维权资源,找准维权的路径,解开维权的困惑,把控维权的关键要素,减轻维权的负担,提高维权的胜算。检察机关的支持起诉不仅限于狭义的起诉环节,还包括案件监督——如果农民工认为其涉及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确有错误,民事审判程序存在违法,或民事执行活动存在违法情形,可向检察院申请民事诉讼监督。如此,检察机关的支持起诉就拓展到了诉讼程序的全过程,既畅通了农民工的申诉救济渠道,也能倒逼审判机关依法规范办案,提升办案质量,确保案件的公平公正。

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案件线索,既可以由人社部门发现移送,也可以由检察机关主动了解发现,协助人社部门移送,这种双通道的交互模式保证了案件线索来源的多元性、全面性、丰富性。北京市各区检察院还针对支持起诉线索开通了案件绿色通道,开启优先受理、审查模式,简化办理程序,提升办事效率,降低农民工维权的成本和负担。科学、完善的程序机制为强化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效能提供了保障。

检察机关支持起诉,是司法为民的重要举措,是主动履职的积极表现,不仅能给农民工维权带来实质层面的支撑,也能给农民工带来心理层面的支撑。期待着北京市检察机关和人社部门在支持农民工起诉维权工作中积极探索,不断健全机制,优化措施,积累更多有益经验,也期待着其他地方能够学习借鉴这种做法,让更多农民工获得支持起诉的司法助力和保障。

□李英锋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