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情怀
3上一版
 
娘心如晖
文学大师背后的母亲
书海掠影
我的时光 你的白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5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学大师背后的母亲

 

母亲是天底下最无私的人,她们用温柔、包容撑起了一个家,用关爱、体贴哺育着儿女,用最温暖的阳光,让儿女们在风雨中茁壮成长。翻开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许多作家从小就深受母亲的影响。正是母亲们悉心的关怀和教育,让他们逐步成长为各具鲜明个性的文学大师。

郭沫若之所以能成为大文豪、大学者,除了他自己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之外,与其幼年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尤其他的母亲对他的成长起过特别重要的作用。郭沫若的母亲曾是官府人家的小姐,嗜爱文学,喜欢背诵诗词,资质甚高。她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郭沫若从小就喜欢吟诗做诗,和母亲有着直接的联系,并引导他走向了之后的文学道路。所以郭沫若并不承认自己有什么特殊的天才,一开始对文学兴趣的培养,就是源于母亲。他说:“我们兄弟姐妹们的家庭教育全是受我母亲之赐……假使我也算得个诗人,那这个遗传分子确也是从我母亲来的了。”郭沫若骨子里激扬、狂飙突进的浪漫情怀,以及诗歌中对女性、凤凰以及祖国热烈的赞颂,都和母亲温柔大方、娴雅成熟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母亲是他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母亲的启蒙教育,终使郭沫若成长为一代文学宗师。

老舍出生时,家道已经中落,全家人的生活困窘不堪,常常就只能吃菜叶子泡在糊糊里,再加些玉米面子充饥。然而老舍的母亲却坚强地把整个家举过了头顶。她是个地道的庄稼人,勤劳朴实,对别人的请求总是尽力帮忙,讲义气又很有骨气。父亲的过早去世、内战、兵荒马乱的社会现实,全部要由他的母亲一人承担起来。母亲的处世平和敦厚,绝对不会硬碰硬,游刃有余,但又不失掉气节。她总是以和为贵,商量着来。这种性格对以后老舍做人方面影响很大。因为母亲那坚韧不屈的性格已经深入到他的骨髓里,母亲的言传身教,为我们造就了一个朴素、正直的人民艺术家。

茅盾的母亲是对茅盾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从小就接触了一些古典文学的常识,性格坚毅、有远见。14岁时当家,把家业管理得井井有条。她有新的思想,经常读书看报,喜欢小说,到老年了还是这样。家里人都让茅盾去考科举,母亲很有主见,顶住压力,用微薄的积蓄坚持把茅盾和弟弟送进新式学堂,家里即使再困难,也供着兄弟两个把学上完。茅盾10岁时,父亲去世,给茅盾的母亲留下了遗言,要他一定学理工科,振兴国家。后来茅盾考上了北京大学的文科,母亲没有反对,说:“你父亲让你学理工,是为了振兴国家,今天你要学文,也是为了振兴国家,目的是一样的。不能重理轻文,你考文科,我支持你。”茅盾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也正是因为母亲的长远见地,才让茅盾避免了走老套的学究之路,使他接触了新思想、新观念,成为文学史中极具特色的一位大师。

敦厚、善良的母爱让三位文学大师不约而同走上了文学道路,并让他们在一生的创作实践中受益匪浅。纵观三位大师所取得的非凡艺术成就,除了天分和后天努力之外,三位母亲独具慧眼的启蒙教育和良好家教,实在是功不可没。

□刘小兵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