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如父如子
个体命运背后的时代形貌
有一株玉米叫父亲
■征稿启事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年3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父如子

 

18岁,我入伍来到敦煌。

在部队里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我的连长。他当时30岁左右,人瘦瘦的,腰杆笔直,显得英俊潇洒,一张嘴是一口陕西腔,他直着嗓子说:“你们这帮娃娃,从今天开始就是一名战士了。”

训练的时候,连长要求极高,我们内心里都有点怕他。刚刚下连队,我突发急性阑尾炎。连长赶紧把我送往医院。医生急急地说:“马上手术!家属呢?”连长大着嗓门儿说:“我是他的连长。”我记得清清楚楚,手术单上的家属栏签下的是连长的名字。刚做完手术,医生叮嘱:“只能吃流食。”连长笑呵呵地拍着胸脯说:“娃儿只管休养,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于是,我每天都有香喷喷的鲫鱼汤、鸡汤喝。后来才知道,汤是嫂子每天买来新鲜的食材为我炖的,连长负责开车把汤“火速”给我送到医院。离家几千公里之外,我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

有一次,连长在连队大会上表扬我,说我工作努力,准备推荐我入党。连长让我发言,我这个来自农村的大头兵,结结巴巴地说:“我干得不好,入党还不够格儿。”当我经过不懈努力真的入党那天,连长开心地在家里摆了两桌,我们都喝了酒,连长大着舌头说:“我的娃是同年兵中第一个入党的呢!”

当兵第二年,连长很认真地找我谈话,让我好好复习,争取在三年兵时考上军校。我摇着头说:“怎么可能,我的高中课程都没学完啊!”连长却用大手拍拍我的肩膀,用毋庸置疑的口气说:“你能考上,肯定能考上!”仿佛他已经看到了我的未来。

当了三年兵,马上要考军校了。那时,我是连队的通讯员,负责六个办公室和两个会议室的卫生和日常事务。每天要打好十六瓶开水,还要负责办公室的清洁工作。上班时,只要有其他领导叫通讯员时,就听得连长扯着嗓子喊:“娃儿要考学呢!可不能耽误!我给你们打。”

三年兵快结束时,奇迹竟然真的出现了,我考取了军事经济学院。当录取通知书送达连队时,连长兴奋地给嫂子打电话:“今晚要摆酒,两桌,娃儿考上军校了!”那一晚,连长开心得像个孩子,手舞足蹈,又说又笑,朝我竖着大拇指,骄傲地说:“我的娃儿就是棒,考上了军校!”

那年春节,是连长和嫂子陪我们一起过的。大年初一,只见连长换了一沓子新钱,挨个儿给他同年兵战友的孩子发压岁钱。然后,他笑呵呵地对我说:“好好上学,等你将来有了娃儿,我也发压岁钱。”我哈哈大笑,媳妇儿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当我从敦煌来到武汉求学的第二年,听说连长晋升为营长。再后来,他转业回到老家工作。每当邀请连长来我的家乡看看时,连长总说:“不急,不急,等我退休了,有大把大把的时间。”

当兵久了,才知道,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告别的过程,告别新兵连,告别军营,甚至告别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去年初冬,突然接到连长儿子的电话,他哽咽着说:“爸爸刚刚去世,与癌症抗争了一年多。”

我泪如雨下。那个一口陕西腔,憨厚地叫我“娃儿”的人,再也回不来了……

□王南海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