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落实建筑业清退令,重在解决超龄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陪诊服务唯有规范方能赢得未来
“每月一晒” 有助促进工作落实
屡禁不绝
直播带货必须 在法治轨道内进行
“三个转变”让职工培训更加科学实用高效
关爱“城市美容师” 是文明社会的应有之义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年3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落实建筑业清退令,重在解决超龄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对于建筑业清退令,既要严格执行,不打折扣,又要用情操作,系统谋划,在为有继续就业意向超龄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应更多地思考如何通过健全完善相关制度,为农民工提供包括养老、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在内的整体设计体系。

工人日报微博转发的《多地发布建筑业清退令,超龄农民工路在何方?》一文,3月18日当天引爆微博热搜,登上热搜榜TOP1。

近来,上海、天津、广东深圳等地陆续发布建筑业清退令——禁止60周岁以上男性及50周岁以上女性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施工作业;禁止55周岁男性、45周岁以上女性工人,进入施工现场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影响身体健康以及危险性、风险性高的特殊工作。两个“禁止”,意味着超龄农民工将逐步告别建筑施工作业这一领域。

媒体和公众之所以高度关注建筑业清退令,是因为此项政策一经全面推行,将有数以千万计超龄农民工被清退,会影响到千千万万个家庭。国家统计局《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8560万人,其中50岁以上的占26.4%。202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9251万人,比上年增加691万人,按此比例推算,超龄农民工人数未来还会持续增长。

安全考量是建筑业清退令出台的主因。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多、露天作业多、繁重作业多等高危特点,对从业者身体素质、健康状况有较高要求。超龄农民工无论在体力还是在精力上,显然难以胜任此类高强度劳动。近些年来,建筑工地已成超龄农民工安全事故高发地。去年6月,湖北荆州、江苏泰州建筑工地皆有安全事故发生,伤亡农民工均超过60周岁。此种情况下,发布建筑业清退令,既是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更是保障超龄农民工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之必需。

建筑业清退令是刚性要求,必须严格落实,含糊不得。但同时要看到,因为家庭、养老等压力,一些超龄农民工还有继续工作的现实诉求。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及时回应这一关切,尽可能为他们拓出一方天地,提供就业机会。上海的规定较为人性化,不是简单“一退了之”,虽然明确了超龄人员不能从事建筑施工作业,但工地保洁、保安、仓管等辅助性岗位则不受影响。上海市总工会等部门还表示,对仍有工作意愿的超龄农民工,工会将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提供保安、保洁和物业等工作,同时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及时跟进维护。这些做法,体现了人文温度、制度善意和治理智慧,无疑值得借鉴。

超龄农民工在改革开放后的数十年间,背井离乡来到城市打拼,用青春和汗水推动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们理应与社会其他成员一样,共享发展成果,同享时代荣光。为此,对于建筑业清退令,既要严格执行,不打折扣,又要用情操作,系统谋划,在为有继续就业意向超龄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应更多地思考如何通过健全完善相关制度,为农民工提供养老、医疗等整体性基本社会保障,让他们干得放心、退得安心、养老无忧,这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治本之策。

当超龄农民工逐渐老去时,全社会应给他们更多关注,更多呵护,更多保障,不能让“在城里留下的是你的青春,被关在城外的则是你的余生”成为我们后辈记忆中的遗憾。

□何应洋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