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聆听世界从保护耳朵开始
饮食清淡抗疲劳
婚后才得知对方隐瞒了重大疾病怎么办?
京港地铁推出线上“小宝典” 助力乘客安全出行
免洗头喷雾不宜经常使用
学5招让孩子远离铅中毒
嚼不出馒头甜味的人易胖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年3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聆听世界从保护耳朵开始

本期嘉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头颈康复中心耳鼻喉科
主治医师 王蕊
 

【全国爱耳日】

人们用双眼看见色彩,用耳朵聆听世界。耳朵作为身体的重要部分,即使在睡眠中也不停止工作。但是现在噪声、不良生活习惯等使很多人的听力受到了威胁,听力障碍的患病人群出现年轻化趋势。今天是第二十三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我们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头颈康复中心耳鼻喉科主治医师王蕊为您提供一份耳朵健康指南。

伤害耳朵的五大元凶

古人常用“耳聪目明”来形容一个人聪明,可见良好的听力、视力是我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基本保障。你知道吗,很多日常生活中不注意的行为习惯都非常不利于耳朵的健康。

噪音 据统计,噪音是仅次于衰老的第二大致聋原因,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原本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声性耳聋。

耳毒性药物 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失。生活中常见的耳毒性药物还包括抗肿瘤的化疗药物。

耳朵炎症 中耳炎是听力问题的另一大元凶,常见导致中耳炎的因素有游泳进水或呛水引发的急性中耳炎和外耳道炎症。感冒、鼻涕擤入咽鼓管引发的中耳炎,鼻、咽部炎症蔓延致中耳炎等。

长时间接打电话 现在手机人手一部,人机不可分离,但是频繁或长时间接打电话也会损伤听力甚至引起神经性耳聋。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吸烟、熬夜、情绪紧张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会导致身体疲劳、血管痉挛、收缩致缺血、缺氧,引发耳聋。

七个细节保护听力

预防噪声性耳聋很重要 噪声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但对听觉器官的损害最为明显。噪声性耳聋治疗起来难度很大,一旦出现还会有听力持续下降的过程。有人喜欢戴着耳机大声听音乐,这是现代社会引起噪声性耳聋最常见的原因。防止噪声性耳聋主要靠预防,如不要长时间戴耳机大声听音乐;遇到高频噪音尽量离远一点,或者捂上耳朵;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的人应该戴隔音用耳塞、耳罩,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及工间休息。

谨慎用药 听觉的产生和耳内有一个叫耳蜗的结构密切相关,耳蜗结构中有一种毛细胞,起到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的作用。这些毛细胞非常娇弱,许多药物对它们都会造成伤害,像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会损伤毛细胞,这种药物引起的耳聋被称为药物性耳聋。因此,在使用药物特别是上述药物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再慎。

预防耳朵进水 我们的外耳道深且不直,游泳或洗澡、洗头时耳内进水不容易出来,会诱发急性外耳道炎,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听力下降。特别是对那些已经有中耳炎或鼓膜穿孔的人,一旦发炎就会出现耳朵流脓的症状,最终会导致渐进性的听力损害。一旦外耳道内进水了怎么办?可以通过单脚垫脚蹦跳的运动让水流出来,或用棉签把水吸出。

耳朵疼痛要及时治疗 耳朵和鼻咽部通过一个叫做咽鼓管的结构相通。这个管道的作用是调整耳朵内外的压力。上呼吸道感染可以顺着这个管道逆行感染耳朵引起急性中耳炎;飞机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压力变化过大,咽鼓管不能及时调整耳内压力,也会引起急性中耳炎。因此在感冒后或者坐飞机后耳朵出现问题要及时请耳鼻喉科医师诊治,切莫耽误了病情。

突发性耳聋治疗越早越好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的生活压力、精神压力明显增加,医学发现,与之相伴的一种疾病——突发性耳聋也明显增加。突发性耳聋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还伴有耳鸣或者眩晕、耳内闷堵感。突发性耳聋是一种急症,治疗越早越好,如果病史超过30天,听力恢复就很难了。为预防突发性耳聋,生活中要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熬夜等。一旦突然出现听力下降或耳鸣应该尽快向耳鼻喉科医生求助。

不要频繁挖耳 有人喜欢用手指甲、发卡、挖耳勺甚至铁签掏耳朵,这其实非常危险,稍不小心就容易刺破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发炎、甚至会导致鼓膜穿孔,影响听力。掏耳朵时最好用棉签轻轻在外耳道转动,尽量不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的东西掏耳朵,另外不要形成频繁挖耳的习惯。一般来说,一周一次足以。如长期不掏耳朵,则可能形成耵聍栓塞,这时自己很难掏出来了,应到医院用专门器械取出。

不要讳疾忌医 如果您生活中出现听不清,交谈时常需要对方重复、提高音量、讲话声不自觉加大等症状时,其实说明听觉系统已经受到损伤,一定要及时就医。如果听力损失影响到交流,不及时干预还会造成社会交往能力变差,精神状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出现孤独、压抑、反应迟钝等精神改变。目前可通过药物、手术、助听设备如助听器、人工耳蜗等方式进行干预。

□本报记者 陈曦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