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坚决对侵权行为亮剑才能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为快递员拍迎新照片是特别的新春贺礼
让阅读之光 照亮职工心灵
变相裁员
预制年夜饭走俏 监管要跟上
“健康小屋”让职工更有幸福感
劳模学历提升计划 传递积极信号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年1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决对侵权行为亮剑才能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只有对不法行为,敢于亮剑,及时发声,坚决说“不”,保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好政策、好文件,才不会束之高阁,才能真正从纸面上走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身边,成为他们合法权益的“护身符”。

最近一段时间,货车司机集中反映互联网道路货运平台,随意调整计价规则、上涨会员费,诱导恶性低价竞争,超限超载非法运输等问题,涉嫌侵害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引发了货车司机普遍不满和社会广泛关注。1月20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满帮、货拉拉、滴滴货运、快狗打车等4家互联网道路货运平台公司进行约谈,对滴滴出行、曹操出行、T3出行、美团出行等4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进行提醒,要求其正视自身存在问题,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举一反三,立即进行整改。(1月21日 中工网)

印象中,这不是第一次约谈提醒。去年5月14日,交通运输部等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8家成员单位,曾对滴滴出行、首汽约车、曹操出行、美团出行、T3出行、高德、满帮、货拉拉、快狗打车等10家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公司联合约谈,指出网约车平台公司抽成比例高、分配机制不透明、随意调整计价规则,以及互联网货运平台垄断货运信息、恶意压低运价、随意上涨会员费等问题,要求相关平台公司履行主体责任,认真加以整改。

去年这次约谈后,为进一步加强对平台从业人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国家层面密集发文:人社部等部门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对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安全等权益保障作出明确规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出台《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要求平台企业优化算法规则,不得将“最严算法”作为考核要求;国家邮政局等部门下发《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提出制定派费核算指引、制定劳动定额、纠治差异化派费、遏制“以罚代管”等四方面举措。特别是去年10月份,交通运输部等16部门,积极回应货车司机关切,出台《关于加强货车司机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从改善工作休息条件、规范平台经营行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13条保障措施。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相互配套衔接,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筑起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权益“防护网”。

虽则如此,仍有一些平台企业对国家政策法规置若罔闻,视为无物,依然我行我素。同样的公司,同样的问题,在去年约谈后半年多时间内,而且是在国家政策文件就相关问题明确规定、划出红线之后,再次发生,不得不让人反思。

此次约谈,再次提醒我们,政策文件有了,这只是第一步,要真正落地,后续的贯彻实施、监督检查、严格执法必须紧紧跟上。特别是对于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不法行为,不能听之任之,相关部门要及时发声,坚决说“不”。劳动行政部门要强化监管,刚性执法,从严查处,不给不法侵权行为以生存空间。司法机关要划出红线,让胆敢触碰者,付出相应代价。工会组织要加强监督,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督促平台企业及时纠正,对拒不改正的提请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处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也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对侵权行为敢于说“不”,依法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

只有对不法行为,敢于亮剑,及时发声,坚决说“不”,保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好政策、好文件,才不会束之高阁,才能真正从纸面上走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身边,成为他们合法权益的“护身符”。

□何应洋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