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文化宫,顾名思义是以工人为服务对象的文化场所。如果工人文化宫工人进不去,而且没有文化,岂不是背离宗旨、丢失本色?工人文化宫的改革是大势所趋,是一种必然,但无论怎么改,其宗旨不能变,特色不能改,变了、改了就不再是工人文化宫了。
山东省青岛市工人文化宫有一个迄今坚持了38年的公益讲座——“每周一讲”,近200名讲师授课累计1587场,吸引了40余万人次走进讲堂。这个被职工赞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已经成为群众性学习活动的重要文化阵地,并且获得全国总工会“十大活动品牌之一”称号。这在许多地方工人文化宫举步维艰或者方向不明的今天,可谓是个小小的“奇迹”。赞叹之余,想到一个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文化宫应该怎样坚守宗旨,坚持本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人文化宫是许多城市职工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最集中、最红火的场所,而且大多地处繁华闹市,以致成为城市地标之一。那时的工人文化宫既有文艺演出,也有职工夜校,既有专业团体,也有群众活动,为丰富群众生活、提高工人素质、培养各类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许多老工人至今谈起依然津津乐道。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工人文化宫经历了一次重大变革——经济上“断奶”,从上级拨款“养”事业到自负盈亏“找饭吃”。这种变革伴随着经商大潮而来,“以商养人”“以商养文”几乎成了各地工人文化宫不约而同的选择。先是破墙开店,继而出租场地,再后来有的地方索性把文化宫整体转让,或成商品市场,或改娱乐中心,大量与“工人”“文化”不沾边的项目都来抢占“黄金宝地”,许多工人文化宫甚至只剩下一块徒有虚名的招牌。
工人文化宫果然除了经商、出租、转让就没有生路了吗?当然不是。青岛市工人文化宫的“每周一讲”就是一个鲜明例证。38年坚守,1587场的实践,表明它没有放弃为职工群众服务的宗旨,不仅坚守了文化本色,而且扩大了社会影响;说明它方向对头,成果显著;相信它不仅发展前景广阔,而且会创造出很好的效益。值得注意的是,坚守不是固定某种模式,近年来,为了适应今天职工多样化的需求,他们仍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通过问卷确定选题,通过QQ群、微信群、制作视频促进听讲沟通,深入企业、工地、社区“送课上门”,讲座内容也从最初的文学逐渐扩展到艺术、历史、心理学等领域……“每周一讲”38年的坚守,正是工人文化宫体制改革的38年,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动中,他们坚守住了宗旨和本色,不是很值得思考吗?
工人文化宫,顾名思义是以工人为服务对象的文化场所。如果工人文化宫工人进不去,而且没有文化,岂不是背离宗旨、丢失本色?工人文化宫的改革是大势所趋,是一种必然,但无论怎么改,其宗旨不能变,特色不能改,变了、改了就不再是工人文化宫了。
事实上,在工人文化宫体制改革过程中,许多地方工会在摸索、创造出不同的自负盈亏模式的同时,都坚守了原有的宗旨和本色。这表明,市场经济与服务职工并不相互排斥,反而可以相得益彰,这其中有许多好的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当然,各地情况不同,条件各异,不能搞相同的模式。但无论怎样的基础和条件,无论怎样谋求出路,工人文化宫坚守宗旨,坚持本色都应该是一致的,而且是大有可为的。
□张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