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征稿启事
身边的榜样
追梦人生
小日记彰显文化大情怀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1年6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日记彰显文化大情怀
——读单霁翔《万里走单骑:老单日记》
 

中国是全世界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丰富的世界遗产,为我们了解中国文化,传承历久弥新的华夏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新作《万里走单骑:老单日记》,以世界遗产“推广人”的身份,投身一场场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进程中,为“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优秀传统、赓续中华古老文明”,指明了路径。

作为资深的文保工作者,自卸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一职以后,单霁翔便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世遗文物的潜心研究中。本书就是他在参加《万里走单骑》节目之后,所集结的一本文保日记。书中,单霁翔和他的同行者穿越9省,先后参观、考察了12处世遗之地。既有作者沿途的亲历见闻,也有他对文物保护方面的用心思考。特别是对一代代中国人不遗余力投身文化遗产方面的保护,作者更是表达着由衷的敬意。这些默默无闻的文保践行者,无论是土楼的夯土人、西湖的养荷人,还是每天去苏州园林遛弯的退休大姐,他们都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倾情守护着中华大地上那一颗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倾力付出,就不会有今天文保事业上的灿烂成就。

这些世遗之地,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良渚古城遗址,有自然风光与人文美景交相辉映的杭州西湖,有本土文化与国际文化中西合璧的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有被老外誉为“天地之中”的登封古建筑群,有徽派民居艺术的典范皖南古村落,有三千年炉火不灭的黄石矿冶工业遗产……单霁翔和他率领的“布鞋男团”深入这些文明现场,探究古迹古物的文化渊源,挖掘文物背后的千年故事,还不时与当地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和慕名而来的游客展开历史和文化话题方面的互动。通过互通有无,许多古遗迹、古遗址的潜在价值,便在这种特定意义上的文明互鉴中,清晰显露。比如,考察世遗之一的四川都江堰,就给广大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座有着2270多年历史的水利工程,单霁翔深为它的建造之妙而叹服。在与当地文保工作者的交流中,他更是一再称赞其“是一个天人合一典范的水利工程,自行灌溉的智慧工程”。千百年来,都江堰一直以优异的表现,保障着成都平原的饮水、抗旱、行船、灌溉,至今还在造福着当地的百姓。基于此,单霁翔在书中疾呼:“我们有责任保护好、传承好这处世界遗产,让更多人来都江堰之后,不仅仅是旅游休闲,更要了解一个世界遗产的文化内核。”

面对一处处巧夺天工、造型独特的古迹、古址,单霁翔一方面追索这些文物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深层原因,另一方面,又从各地不遗余力保护世遗文物的努力付出中,得到启发,坚定投身文保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如参观湘西老司城遗址,一开始,单霁翔和他的同行者只是被老司城精美的建制所吸引,后来,经过深入的踏访,又被它环环相扣的奇妙布局所折服,进而,又从该建筑的结构和功能入手,最终得出结论,这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土家族建筑,不仅镌刻着老司城数百年的历史,同时也是西南少数民族聚落与当时的中央政权,加强价值观交流的见证。它体现了古代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对西南的多民族聚居地区“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独特管理智慧。正是有了这份古朴、厚重的人文色彩,让老司城遗址从众多的“申遗者”中胜出,从而成为绽放在世遗百花园中的一朵绚丽奇葩。而当地向盛福老人痴情守护和宣传老司城的善举,更是深深感动着单霁翔,也激励着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投身到这项颇有意义的文保事业当中。

单霁翔说:“我有一个愿望,要让世界遗产融入国人的现代生活,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中华传统文化,让中国的世界遗产以鲜活的文化姿态走向世界。”言为心声,老单日记,不但呈现出单霁翔一片澄澈的文化初心,还言说着悠悠的家国记忆,小日记,大意蕴,题中深意,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刘小兵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