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养护血管为您支招
两个动作改善高低肩
存鸡蛋大头朝上尖头朝下
保存草莓不要碰水
卫生纸餐巾纸不宜混用
“四链”协同建设 优化全区药械经营环境水平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5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养护血管为您支招

本期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心脏康复中心副主任医师
马加贵
 

血管是人体重要的运输通道,连接着身体的各个器官,24小时不停地输送营养、排出废物,是人的“生命通道”。血管畅通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如果血管不健康,将会导致很多疾病发生,威胁生命。那么,哪些习惯会损伤血管?血管堵塞有什么征兆?日常生活中如何养护自己的血管?让我们跟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心脏康复中心副主任医师马加贵一起来了解一下。

■你的血管还好吗?■

很多年轻人,年纪不大,身体却出现了三高的情况,血管的弹性明显下降了。血管一旦发生“拥堵”,轻则引起疾病,重则致死。当动脉血管堵塞75%以上时,血流量过少,就会引起胸闷、气短、头痛等不适症状。

即使血管只堵20%-50%,动脉硬化的斑块有时也会突然破裂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导致中风、心肌梗死,这也是造成不少中青年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

■这些习惯最伤血管■

长期饮食不规律 暴饮暴食,高油、高盐、高糖,荤多于素等,这些饮食习惯会导致营养物质摄入过多,多余的脂质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还会增加血液黏稠度,从而引发血栓。

长期吸烟 香烟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多种有害物质,它们通过肺泡与血液中的气体进行交换,到达血管,干扰血液中的脂肪代谢,破坏血管弹性,损害血管内皮。

缺乏运动 长期不运动,血管里面的垃圾就无法顺利排出,多余的脂肪、胆固醇、糖分等囤积在血液中,会使血液变得浓稠肮脏,最终堵塞血管。

长期熬夜 熬夜会使机体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造成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血液变得黏稠,将导致血液里的垃圾和毒素、氧自由基等明显增加。

长时间压力大,情绪差 精神压力也会引起血管收缩,加速血管老化,使血管变硬。

■血管堵塞的征兆■

胸痛胸闷、心慌气短、运动或语言障碍、头晕头痛、血压改变、肢体疼痛、手脚冰凉、肢体肿胀、走路腿疼等。

突发胸闷,警惕肺动脉栓塞;胸痛,谨防冠心病、心梗;一侧肢体无力,当心中风;水肿、尿量改变,提示肾动脉堵塞;长期走路腿疼,可能下肢动脉堵了;脉搏减弱、血压低,可能是上肢动脉堵塞;下肢不对称水肿,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

■6招做好血管养护■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血管的科学养护:

合理膳食 日常食物品种要多样化,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常吃杂粮、杂豆,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蔬菜以深色蔬菜如绿叶菜、西红柿、胡萝卜等为主,果汁不能代替鲜果;适量吃鱼类,采用煮、蒸等非油炸烹调方法;减少红肉(如猪、牛、羊肉类)的摄入;一般成年人每周摄入鸡蛋3-6个;适量吃豆制品和乳制品,如每天吃50g豆腐丝,喝150g-300g液态奶等;减少盐(<5g/天,即不超过啤酒瓶盖一平盖)和油(每天不超过20g,约2瓷勺);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经常饮茶,绿茶为宜。每餐食不过量,每天都要吃早餐。

戒烟限酒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戒烟和避免被动吸烟,包括吸入电子烟。对于饮酒者应限制每天酒精摄入量:成年男性<25g/天,成年女性<15g/天;或酒精摄入量每周≤100g。摄入酒精量的计算方法为酒瓶标示的酒精含量(%v/v)×饮用量(ml)/100×0.8。肝肾功能不良、高血压、心房颤动、怀孕者不应饮酒。

保证睡眠 睡眠与血管健康密切相关。要避免熬夜,保持健康睡眠。每日要保持6-8小时充足的睡眠时间。每周午睡1-2次能够降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但午睡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不超过1小时。

健康心理 抑郁、焦虑、暴怒等情绪会出现血压波动,与血管疾病发生有关。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可以通过采取多种方式来应对压力,维护身心健康。例如,调整自己的想法,减少偏激歪曲的认识;做到自我宽恕;积极寻求人际支持,选择合适的倾诉对象,获得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采用适量运动和健康的兴趣爱好等方式调节情绪。

身体活动 规律身体活动是维持和改善血管健康的基石。所有人都应当增加运动、减少久坐。即使少量增加身体活动也能获益。健康成年人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或至少75分钟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可以采用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形式。常见的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形式包括骑车(车速<16千米/小时)、步行(速度≤6.4千米/小时)、跳舞、家居活动(如拖地、手洗衣服、清扫地毯等)。

高强度的身体活动形式包括竞走或跑步(速度≥8千米/小时)、骑车(车速≥16千米/小时)、跳绳、游泳、篮球、足球等。简单来说,每天行走7000-10000步就相当于中等强度身体活动20-50分钟。

控制体重 肥胖及超重人群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建议通过饮食控制、增加身体活动等方式减轻并维持体重,降低发病风险。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我们每一个人在享受现代生活便利之时,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护好自己的血管。

□本报记者 陈曦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