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避免求职者信息“裸奔”须找准监管发力点
让技能专家“揭榜挂帅”助企解难成新常态
视频鉴定劳动能力 是“智能版上门服务”
大数据 不该被滥用
哄抬价格
谨防“小风筝” 惹出“大事故”
“无陪模式”解了“一人住院全家受累”困局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4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视频鉴定劳动能力 是“智能版上门服务”

 

为方便危重症患者及行动不便的工伤职工参加劳动能力鉴定,山东青岛市人社局推出远程视频劳动能力鉴定服务模式,方便职工足不出户,远程完成劳动能力鉴定。目前,青岛已为100多名危重症职工进行远程鉴定。(4月5日《工人日报》)

青岛市人社部门急危重症患者及行动不便的职工之所急,瞄准他们的现实困难,顺应他们的特殊需求,依托互联网资源和智能技术对劳动能力鉴定方式进行“适病(伤)化改造”,创新建立了远程视频劳动能力鉴定系统,利用大数据对申请鉴定的人员主动分析筛选,找出符合视频鉴定条件的职工,并通过短信、电话主动联系职工或其家属,指导、帮助他们与专家建立视频连线,配合专家完成问诊、查体等程序,最后由专家现场讨论后出具鉴定意见录入系统。如此,危重症患者或行动不便的职工足不出户就可以高效完成劳动能力鉴定。而数据评估、查验病历、人工检查等程序,也能保障劳动能力鉴定的严肃性、科学性、准确性。

视频鉴定劳动能力就是“智能版上门服务”,是“放管服”改革的具体落实形式,本质是数据多跑路、服务多跑路、责任多跑路,让民众少跑路、少花钱、少折腾,给民众提供便利,减轻民众的负担。同时,视频鉴定劳动能力也能提升鉴定效率,降低鉴定机构的成本。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各地人社部门、劳动能力鉴定机构一定要“看”到鉴定职工的不便,体谅鉴定职工的难处,增强主动服务意识,积极创造鉴定条件,优化鉴定流程,调度鉴定资源,健全发展鉴定机制,把视频鉴定、上门鉴定服务做到位,为行动不便的鉴定职工开通绿色通道。

□李英锋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