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作为一位小说家,茅盾、鲁迅文学奖都曾收入囊中。当我读完这本《会唱歌的火炉》后,我认为迟子建也是一位十分优秀的散文家,她对世间万物极富人性的理解,容易让人感受温暖世界的缕缕炊烟。
这本《会唱歌的火炉》,收录了迟子建多年以来的散文精品,其中透出少有的沉静,在喧闹的当代社会中,有着沉淀人心的作用。这里有迟子建对童年生活的追忆、有现实生活的写照、有她出访国外的随想,而更多的是对故乡生活的回忆与怀念。东北的风土人情、北方的风雪、宁静的乡村,都是她特别有感悟和体会的事物,对人世的透彻理解,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都时时流露出她善良的内心。透过文字,可以感受到迟子建敏锐的才思和灵动的气息,让人唤起宁静而温暖的诗意。
迟子建的散文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北极村、大山、森林、花草等,这些自然风景成为她创作的丰厚源泉。比如同名散文《会唱歌的火炉》,以大兴安岭寒冷的冬天为背景,写出了在艰难生活中亲情的温暖。“在山里呆得时间久了,我和弟弟都觉得手脚发凉。父亲就会划拉一堆枝桠,为我们笼一堆火。洁白的雪地上,跳跃着一簇橘黄的火焰,那画面格外得美。我和弟弟就凑上去烤火,悄悄把土豆放到火中。当火熄灭后,土豆也熟了,我们就站在寒风中吃热腾腾、香喷喷的土豆。”读后,我们的心田如暖风拂过,留下一份暖意。
迟子建的散文质朴真诚,诉说的是对生命刻骨铭心的感悟,对生活始终不变的热爱。迟子建眼中,普通的人、平常的事、朴素的情,也许他们才是生活里永远的真和永恒的美。尽管她的笔下也有伤害、委屈、愤怒的负面情绪,但通篇读完,感到精彩而充满智慧的文字随处可见。比如《哑巴与春天》:“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又如《采山的人们》:“他们被埋在他们采山经过的地方,守着山,就像守着他们的家一样。”再如《灯祭》:“这是我送给父亲的第一盏灯。那灯守着他,虽灭犹燃。”而这些水到渠成却又极为深沉的句子,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迟子建的散文是真情的流露,我们很容易用心灵去感觉、触摸、沟通和接近一个真实的她。读她的散文,我们会更多地呼吸到一种大自然与作者和谐之美的气息。比如《中国北极的天象》《雪山的长夜》《鲁镇的黑夜与白天》等,既以女性独特的视角,阐述了自然万物的生长与变化,又道出了人在大自然中沧海一粟的哲理。她是孤独的,又是安静的。她唯一的嗜好是创建精神之塔。她说:“创作是创作自我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消蚀的过程。我们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销蚀。”
迟子建的散文在众多女性散文作家中别具特色,她追求的不是晦涩的深刻,而是宁静的美丽。她总是把目光投向那些平凡普通的底层百姓,他们真实而又鲜活,哑巴、傻子、采山的人、收土豆的人、木匠、画匠等,她对每一类人都怀着一种或悲悯或崇敬的情怀,她崇敬生活在马背上的鄂伦春民族的那股蓬勃的生命激情;她把穿着破烂、弯腰弓背遛土豆的孩子看做是“眼前这巨幅画卷中最生动最永恒的一部分”。可见,和谐温馨的乡土人性美,蕴含了迟子建对人性返归自然的深情向往。
读完全书,感觉迟子建的文字充满想象,充满温情。她描述的人、动物、山林、日月等都那么自然和谐,凸显了事物自身内在本真的美,呈现了她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对芸芸众生的一往情深。这些心灵的真切体验,让人倍感温馨。
□张光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