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培训技术工人关键是盯住“提质铸魂”
工会举办“直播带岗”活动是创新之举
餐饮单位设“劝导员” 很有必要
对网上药店 必须加强监管
近视防控
对不文明行为 要严加惩处
“银发志愿者”尽显“夕阳”风采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3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餐饮单位设“劝导员” 很有必要

 

3月12日,《北京市反食品浪费规定(草案)》提交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规定草案要求餐饮单位设立劝导员,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取餐、打包剩余餐品,对明显过量点餐、取餐的行为进行提醒、劝导;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或将被处罚。(3月13日《新京报》)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酒店、饭店、餐馆等地进行家庭聚餐、朋友聚餐,包括婚宴、生日宴、升学宴等各种宴席,一来,在酒店、饭店、餐馆等地设宴省事、省力,二来,有档次、有面子。但酒店、饭店、餐馆等地设宴,却成了“餐桌浪费”的重灾区。什么原因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请客的主人“好面子”使然。有的请客的主人为了在客人面前显得大方、有气量,明明六七人用餐,非得点上一大桌好菜,鸡鸭鱼肉样样上。因此,笔者以为,此次北京出台《规定》,要求餐饮单位设立“劝导员”,不仅很有必要,而且理应大力推行。

一方面,餐饮单位设立“劝导员”,顾客在点菜时一旦点多了,他们就能“第一时间”给予“提醒”“劝阻”,就能让顾客“按需点菜”“吃多少点多少”。另一方面,餐饮单位设立“劝导员”,一旦发现顾客点的菜吃不完了,就可以及时提醒顾客“剩菜打包”,既避免浪费。更为重要的是,餐饮单位设立“劝导员”,除了顾客的节俭意识提高了,餐桌浪费减少了之外,餐饮单位的这种替顾客着想的服务方式赢得了顾客的信任,顾客就会成为“回头客”,并且还会带来更多“新顾客”。这于顾客、于餐饮单位双方而言,可谓是一种“双赢”“共赢”“多赢”之举。

□廖卫芳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