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离不开舌尖上的美食,也离不开丰富、优质的精神食粮。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多地的书店、商场、电影院等场所提前做好准备,通过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为消费者献上丰盛的文化大餐。(2月16日 《人民日报》)
春节是文化消费最集中、最旺盛的时节之一。在倡导非必要不返乡、不外出、不聚集的就地过年背景之下,给广大国民奉上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可以给年味增添“浓度”。
春节“文化大餐”彰显民生情怀。民有所盼、政有所应,民有所求、政有所为。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备好备足丰盛的“文化大餐”,或组织文化文艺小分队奔赴基层“送文化”;或以“互联网+”推动线上线下联动开展文艺演出、文艺培训、文化服务“种文化”;或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播文化”,以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打造喜庆、祥和“文化年”,让就地过年在文化熏陶、精神浸润中更精彩,不啻是一次文化惠民的生动实践。
春节“文化大餐”涵养文化自信。品书香、逛展览、观年俗、看电影……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元的文化消费,不仅让“云过年”“云团圆”“云娱乐”“云拜年”一样不失仪式感,而且赋予了新年俗、新时尚更多新的时代元素和文明内涵,尽管生活在变、环境在变、年俗在变,但真情没有变,年文化的根和魂没有变,从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传承中,人们愈加深切地领略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了文化自信心和向心力。
□范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