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朝着理想中的 “未来学校”迈进
来路颇峥嵘 望远志弥刚
在热爱的岗位上 继续发光发热
架起企业和职工的连心桥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1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朝着理想中的 “未来学校”迈进

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
刘可钦
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
 

2016年春天,我校师生搬进新落成的万柳北校区,大家都亲切称其为“魔法学校”。因为教育时空发生变革,传统的“一条走廊、两排教室”物理空间模式被“三室一厅一卫”的“家”模式所取代,三个不同年级和班级的孩子在一起学习生活,“导师+班主任”的教师团队全程护航,形成家庭式生活学习基地。

过去五年,我提出“大家三小”理念,带领团队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我们推出“单一教室+可组合的公共空间”模式,把三个连续年级班的师生组成“班组群”,4个班组群构成一个“校中校”,引导孩子们回归到真实的场景中展开学习之旅,逐步实现“学校3.0版本”的迭代升级。在学校3.0新常态下,教室之间既联通又相互独立,同龄与跨龄孩子的交往随时发生,分科学习与跨学科学习交互进行。孩子们学着与不同年龄的同学交往学习,向不同学科的老师请教问题,学校处处是教室,处处是图书馆,处处是舞台,充满着成长机会。

这样的校园不仅“迷人”,尊重每个孩子的成长规律,而且“健壮”,赋予学生高远的思想和强健的精神,让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和民族担当。中关村三小因此荣获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未来,中国将在世界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需要今天的学校培养出拥有家国情怀、厚植中国优秀文化底蕴、具备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能够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时代寄予学校殷切的期待,我们将全力完成目标。展望“十四五”,我将倾力打造完善这座“魔法学校”,培育能适应未来发展、拥有未来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朝着理想中的“未来学校”迈进。

□本报记者 任洁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