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用公园文物讲好中国故事 让中华历史文化鲜活起来
京城内外河道全图
北平谈判桌
清光绪黄色缎绣福寿万代纹马蹄底鞋
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八仙庆寿纹沉香木寿字插屏
宝云阁铜匾
瑞兽“甪端”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12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成瑞 颐和园
宝云阁铜匾

 

颐和园中最有讲头儿的一块匾额——宝云阁铜匾。它悬挂于藏传佛教建筑宝云阁的门额上方。

它与园中数量众多的横匾不同,宝云阁铜匾采用“竖匾”形式,由匾心、牌首、牌带及牌舌四部分组成,因外形如称量谷物的“斗”且在匾框周围环绕九条飞龙,所以又有“九龙斗匾”之称,堪称颐和园中规制等级最高的匾额之一。

宝云阁位于颐和园佛香阁西侧,是一座享誉中外的“铜制建筑”,俗称“铜亭”。与梁、柱、瓦、窗等其他建筑构件相同,通体呈蟹青色的宝云阁匾额同样由古铜铸造。

那么,这块铜匾是怎么铸造而成的呢?其实,它使用的是传统的“失蜡法”。据考证,失蜡法最早始于春秋战国,自唐宋以后便成为我国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铸造技术。在制作时,工匠们首先要制作“蜡模”,就是利用蜡的可塑性,按照设计样式雕刻出与匾额完全一致的蜡质模型。之后是制作“型壳”,在蜡模的表面反复涂上黏土,并在底部留出一个小孔。随后将蜡模放入火中烧制,蜡会全部熔化并通过小孔流出,这样就得到了一个中空的泥塑外壳。最后是浇铸铜水,使铜水充满之前蜡模所占据的空间。等到铜水冷却后,把表面的泥壳全部敲碎,匾额铸件就基本成型了。这套铸造工艺听起来简单,但蜡油的调制、黏土的涂抹都有着极为细致的要求,操作中还要经过打磨、抛光等多道工序。但也正是因为失蜡法工艺的复杂精细,才能铸造出如此精致细密的宝云阁铜匾。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