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为简历“贴金”却高价办了“山寨”证书;追求高薪工作却陷入“美容贷”骗局;加入“兼职群”却上了当,甚至成了电信网络诈骗帮凶……近日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不法分子盯上急于找工作的年轻人,通过各种手段非法牟利,为刚刚步入社会的菜鸟设置了诸多陷阱。(12月30日《劳动午报》)
遏制“伪招聘”,不能光靠媒体隔三差五的发现和曝光,也不能依赖求职者多方了解和提高警惕,而是亟需“动真格”。一是相关部门要尽职履责,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发布虚假招聘广告、提供虚假招聘信息、以担保等名义收取押金财物、以招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未经许可擅自从事职业中介等违法活动。二是相关网络平台理应负有主管责任,对于在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的用户,平台要起到监管责任;如加强事前审核,核实发布者信息的真实性,强化事中、事后的监管与惩治,对于发布不实信息、利用网络平台实行诈骗的,要依据情况做出处罚,或是注销、拉入黑名单等,对于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的,要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网络求职被骗、简历被卖等种种“伪招聘”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经公布了《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其以问题为导向,注重与实践相结合,直击网络招聘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规范网络招聘服务行业发展,也意味着网络招聘实现了法治化,从而让各种“伪招聘”难以成行,为求职者保驾护航。就此而言,只要有关各方能够提高认识,真正付诸具体行动,严格落地落实,遏制“伪招聘”就应该不是难事。
□张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