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蜿蜒的乡间小道一路向前,杜善星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作为中建三局北京公司“爱在路上”支教服务队“砼心”志愿者,他已经连续3年参加义务支教活动。近日,杜善星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在山东莱阳石河头小学开展了连续3天的义务支教。
为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打好教育扶贫攻坚战,中建三局北京公司与石河头小学开展结对共建,为该校送去10000元学习用品。此外,该公司还精心选派8名优秀青年员工作为志愿者,策划准备包括防疫、历史、舞蹈、体育、美术、班会等诸多课程,送给山区的孩子。
“唱歌、跳舞、做手工、玩游戏,孩子们可开心了。”杜善星说。学校里有很多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在城区打工,平日里爷爷奶奶要忙着干活,放学后都是自己玩,自从志愿者到来后,他们的生活“变样”了。
刘小雨是小学五年级的班长,这几天他格外兴奋。从这些志愿者身上,他仿佛看到了未来。“哥哥姐姐们学识很渊博,也很了解我们的心态,听他们的经验分享,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他直言,要考一所好学校,看看大山外面的世界。
不仅教授普通的课程,志愿者们还结合行业特色,为学生们讲解了建筑业的发展和沿革,并通过堆积木建模的方式让他们了解建筑的构造,提升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在教好课程之余,志愿者们和老师带着慰问品还专门进行了两次家访,切实了解留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做好学生关爱工作。白天上课、晚上家访……帮扶从校园走入村民家中,小村热闹了起来。
北京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健告诉记者,扶贫先扶智,公司已经连续3年开展“爱在路上”义务支教扶贫助学活动,不仅孩子们成长了,职工也得到了历练。接下来,企业将继续发挥央企责任和担当,探索教育扶贫的优秀做法,为山区孩子筑梦。
□本报记者 马超 通讯员 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