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天,垃圾桶底部就结冰,清理起来很麻烦,小姑娘真聪明,她这个小发明不仅解决了异味,还减少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可谓一举两得。”房山区拱辰街道绿地花都苑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小姑娘名叫王薪晔,就读于房山区北师大良乡附中。自《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条例》实施以来,房山区委教育工委、团区委广泛动员学生团员回村、社区报到参与垃圾分类桶前值守工作。王薪晔发明的“干湿分离厨余垃圾桶”就是在参与桶前值守时想出的“小创意”。
“我在垃圾桶底部设置了漏网,能将水渍和油污过滤到下面进行干湿分离,漏网下还做了个抽屉,能实现垃圾回收再利用。”王薪晔告诉记者,“厨余垃圾量大、难清理,夏天异味刺鼻还容易滋生蚊虫,冬天可能会冻结无法倾倒,我就和老师、同学们商量,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画图纸,实践,最终完成了这个尝试。”
记者看到,“干湿分离厨余垃圾桶”在底部1/3处设计了漏网,将水渍和油污过滤,实现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同时在垃圾桶底部加装了一个小抽屉,以便于更好地回收水渍和油污。除了给垃圾桶设置漏网,王薪晔的发明创造还有很多,消除交通安全隐患的LED灯带、减缓打鼾的神器等等。尤其为张坊镇磨盘柿种植户设计的采摘器更是得到了果农的好评,并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第三届综合实践活动展示活动中摘得桂冠。
记者了解到,王薪晔只是房山区全面推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一个缩影。为了让更多的青少年脱颖而出,房山区将建立“百年树人”房山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专项基金,统筹提升青少年科技教育资源服务水平,形成政府主导、学校动员、社会、家庭共同参与,全社会关注的科教融合新局面。
□本报记者 闫长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