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工会助劳模工匠读大学有积极导向作用
“手心藏字感谢医生”让人感到暖心
不能让工伤“先行支付” 形同虚设
“七天冷静期”可降低 预付费消费风险
一窝端
遏制金融直播乱象需净化行业生态
旅游慢下来 品质升上去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0年11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会助劳模工匠读大学有积极导向作用

 

陕西省总工会助劳模工匠读大学,进一步提升劳模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以加快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职工队伍,非常值得推崇。同时,还传递出政府部门、工会组织等越来越重视新生代产业工人权益和幸福的信号,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来自陕西各地各行业的45位劳动模范、三秦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日前齐聚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参加陕西省总工会与西安交通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暨首届劳模工匠学历提升班开班仪式。由此,这些在劳动一线登上职业高峰的产业工人,走进名牌大学当上了大学生。(11月8日《工人日报》)

陕西省总工会助劳模工匠读大学,进一步提升劳模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以加快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职工队伍,非常值得推崇。同时,还传递出政府部门、工会组织等越来越重视新生代产业工人权益和幸福的信号,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毋庸置疑,国家需要搞普通研究的人,也需要搞专业工作、当高级工匠的人。要看到,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科技含量总体不高的问题依然突出,技能人才队伍仍然存在总量不足、结构有待优化、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技能人才的发展渠道偏窄、待遇偏低,社会上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还没有根本扭转。

欣慰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围绕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运用互联网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创新产业工人发展制度、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撑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25条改革举措,涉及产业工人思想引领、技能提升、作用发挥、支撑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因此,全社会应当正确认识技术工人的价值和地位,以及要打破产业工人成才的桎梏和壁垒,给予那些有突出贡献的劳模工匠和高级技能人才应有的社会地位。就此而言,陕西工会助45位劳模工匠当上名校大学生,让劳模工匠实现知识结构的丰富、知识视野的开放、知识水平的提高,愈加有利于砥砺技能人才传承、弘扬和践行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同时,也将引导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投身平凡的工人岗位,积极学习钻研业务技术,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工匠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进一步看,让劳模工匠读大学,只是激励方式之一。砥砺广大劳动者技能成才,其实还有更多作为。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升级形势下,弘扬“工匠精神”,激励青年职工成长为技术能手,需要营造助长技能人才茁壮成长的氛围,引导全社会重新认识技能人才的作用,进而让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技能岗位,为制造业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沈峰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