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向“宁肯失业不肯吃苦”的大学生进言
非急救“定制服务”再开方便之门
职工维权 期待更多“工会+”
“网红医生”真假难辨 应当强化监管
入群诈骗
为“学历+技能”双提升行动叫好
在线教育 不能“野蛮生长”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20年9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宁肯失业不肯吃苦”的大学生进言

 

上大学不是目的,掌握知识是为了报效社会、报效桑梓、报效父母,当然还有改变自己的人生。人生起步要扎实,要从脚踏实地开始。“宁可失业不肯吃苦”不是明智选择。

受疫情影响,就业形势严峻,求职难群体中不乏大学生的身影。这种背景下,仍有一些大学生表示,在北京找不到工作,宁肯暂时失业,也不愿去基层、偏远地区、中小城市就业。而且,即使在北京就业,也大多首选政府机关、外资企业、大型国企或事业单位,肯于自己创业或从小微基层做起的仍是少数。

这样的状况令人忧虑,也令人尴尬。忧虑在于,择业之路过窄,就业愈难;尴尬在于,学校没有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大学生。

“好男儿志在四方”“经风雨、见世面,方能成就人才”,是千百年来代代相沿的理想教育,而且有无数成功实践、感人故事和典型代表。时代发展进入新世纪,接受了现代高等教育的学生怎么反而甘居安逸,留恋奢华,宁可失业不愿吃苦呢?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在理想教育上的失误。“热炒高考”的舆论、“培养精英”的模式,脱离实际需要,一味追逐“名声”的学校升格热潮等等,离大众教育远了,离培养普通劳动者的目标远了,结果误导了学生们的追求。连平民子女都渴望“贵族化”了——至少在潜意识里,谁还“志在四方”,谁肯“经受风雨”?

基层单位、偏远地区、中小城市与政府机关、外企国企、繁华都市相比,在人才待遇、生活水准上存在差距是一种现实,这的确是大学生们不愿或不甘去的重要原因。理想教育不能是空泛说教,各方面有责任为年轻人实现追求和理想提供必要的条件。譬如基层、偏远地区、中小城市,给引进人才以必要特殊政策、优厚待遇和财政支持。这种“投入”在眼下可能是一种“负担”,但从长远看却是巨大的“收益”。目光短浅的政策,怎么能吸引人才?

社会舆论也在左右着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务农、大学生当环卫工……都被当做“新闻”炒作,似乎大学生就不该从事普通劳动。但我们不该忘记,北京或其他大城市的大学生,多数来自基层,来自偏远地区或中小城市,如果“一跳龙门”不回首,不愿再回到家乡去,回到基层去,那里岂不越来越缺乏人才,越来越没有发展后劲,越来越落后贫困?而“超量”的人才拥挤在大城市,拥挤在社会“高端”,以致不惜学非所用,学无所用,岂不是教育资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

这样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政府劳动、人事部门应该充分重视,对就业政策、劳动市场做有针对性的调整,而且这种调整应该在更高层面、更宏观的视野下进行。舆论导向也应该把握尺度,努力营造有助于大学生走出大城市、走向基层的社会氛围。

大学生们也应该扪心自问:接受了高等教育应该怎样开始自己的人生?上大学不是目的,掌握知识是为了报效社会、报效桑梓、报效父母,当然还有改变自己的人生。人生起步要扎实,要从脚踏实地开始。“宁可失业不肯吃苦”不是明智选择。谁都希望有一个美好的开始,但开始并不都是那么美好。开始吃点苦并非坏事,从基层、从偏远地区、从中小城市开创自己的事业,可能会有更大的成就,苦尽甘来的回味才更美好。

□张刃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