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学徒的故事
那场旷日持久的父子战
品鉴国学宝典的多重意味
■征稿启事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6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品鉴国学宝典的多重意味
——读张定浩《孟子的读法》
 

在浩如烟海的国学宝典中,《孟子》是堪与《论语》比肩的重要著述。我们生活当中经常提到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等重要思想,都出自这部著作。

大思想家孟子和他的传世之作《孟子》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文学评论家张定浩用新书《孟子的读法》,对孟子及其重要思想进行了新颖别致的解读,为我们理解和把握这部宏阔巨著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孟子约出生于周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前后,早年丧父,家境衰落,由母亲抚养成人。史载,童年时的孟子顽皮好动,经常逃课,一次母亲为了激励他发愤读书,拿起剪子把自己正织的纱线剪断,以此告诫他读书学习切不可半途而废。在母亲不懈的教导下,知耻后勇的孟子幡然醒悟,经勤奋攻读,后终成大器。《孟子》系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一起编撰而成,主要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对于这类重量级的原著原典,史学界的惯常做法,大都是一句文言文,一句现代文,然后逐字逐句地翻译讲解。《孟子的读法》中,张定浩却别出心裁地认为,今天我们读《孟子》,完全可以采用三种读法,一是文学的读法,二是历史的读法,三是哲学的读法。“文学的读法理解怎么说,史学的读法理解说什么,哲学的说法理解为什么这么说,或者到底想说什么。”

首先,作者从修辞入手,用文学的读法赏鉴孟子文辞中的雄辩与缜密,体会其文章写法的千转百折,蕴藉不尽。《孟子》中的文章大都气势雄浑,饱满刚健,其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许多文章都长于论辩,又不失艺术的表现力,具有鲜明的文学散文的性质。其中的论辩文,巧妙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层层论证,步步深入,常于曲径通幽处,闪耀出理性的光辉。

其次,全书从训诂入手,用历史的读法,提示注解《孟子》中涉及的帝王圣贤之行事、三代制度之典章,帮助读者理解春秋战国历史风貌。孟子善于从历史经验中吸取教训,强调君王要发展农业、体恤民众、关注民生,反对实行霸道,即用兼并战争去征服别的国家,而应该行仁政,争取民心的归附,以不战而服,也即他所说的“仁者无敌”。孟子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他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他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再次,张定浩还从义理入手,用哲学的读法,从对《孟子》和当时社会文化的理解,引出现代人安身立命的体会,帮助读者在先贤的生命中看到一个更丰富充盈的自我。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相对。“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孟子的思想主要以唯物主义的成分居多:比如,他总结出的客观世界有其自己的规律,是人所不能违反的,一切事物发展和变化都有其自己一定的进程,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等等。时至今日,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来说,都依然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张定浩从文学、历史、哲学三重维度拆解《孟子》,令人耳目一新。这种与时俱进的诠释,为构建书香社会,提高全民阅读的精神质地,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其从不同视角,阐发国学宝典的做法,更是值得推而广之。

□刘昌宇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