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麦收记忆
那时我还小 父亲还年轻
一草一木皆有理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0年6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草一木皆有理
——读刘华杰《博物人生》
 

疫情期间开始读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的《博物人生》,读了两个多月。暂且不说该书前五章内容,读完第六章“走进草木世界”后,我深感被刘教授的图文并茂带进原始绿色的无人之境,好似充满“博物”理念的天然氧吧。并由此联想到中国古人的“博物”观念以及崇尚“天人合一”的自然关怀精神,诚如宋儒程颐所言:“一草一木皆有理,须是察。”

作者在书中第三章以《诗经》为例,阐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里蕴含的博物学意识形态,非常值得借鉴和引发深层思考。譬如道家本草和药石之学,骨子里就是天合与道合的学问,处处显现“道法自然”的思想。譬如中国古代士大夫们极其讲究园林与花卉的协调搭配,绝对称得上营造其精神家园的紧要之物。再结合第一章的“深度思考”,作者冷静而理性地透析出,他所感兴趣和为之研究的博物学必须实现科学观的升级,让所有人看到文明延续的希望。

作者引用梭罗的一句话“野地里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救赎”,饱含自然关怀、人文关怀和教育关怀的深情,学贯中外,大声道出:必须复兴博物学!

走出“水泥钢筋”环境,去探寻自然绿色,去发现诸多可爱的植物。这只是一个通俗观念,是很泛泛的大道理。作者刘华杰教授则是一位亲力亲为者,他不仅“坐而言”,更是“起而行”。他的另一本书《天涯芳草:我与植物的美丽邂逅》获第七届“文津图书奖”后,他外出前往深山密林寻觅的行为更是频繁。他曾喜欢邀请好友一起跋山涉水,去探访奇花异果,去结识浩瀚的植物。但渐渐地,一些朋友常以忙于事务为由推脱,他就不再邀请,只身一人独往。

值得津津乐道的是,刘教授虽在《博物人生》书中从研究者的角度,探索、关注和剖析博物学,但文字很有趣,不枯燥,一改学院派学究气质。可以说,他亲手拍摄的那些植物照片,精细和精美得令人惊讶。不论对博物学理论与史学的探讨,还是叙说他寻访各种植物的经历,都是贯通古今中外,情感真挚,触及可亲。

“走进草木世界”一章里有一小段话:“从小,我对土地就颇有好感,这种感情始终保持着。我固执地以为,人世间的一切价值最终都依附于土地,离开了土地,个人、人类就不能存活。”

与此同时,他致力于将“博物学”当作一门学问深研,时时强调恢复博物学传统。是的,博物学实则就是从古到今尊崇自然、敬畏自然、爱惜自然的生活传统,包罗万象、浩瀚如海。刘华杰在《博物人生》里旨在将个人探究的博物学推广为一种普遍性的学科,让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去重新认识与我们平行存在的那些动植物。

因此,他强调,博物学很久以前就存在过,发达过,其逐渐衰落是与近300年科技的高速发展有直接关系的。他还强调,这种崇尚力量和速度的科技当先,已经异化,而且将手段本身变为目的,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人性和人味,理性也变得非理性。这一观点,与半夏在《与虫在野》一书提到的“机器人那种非人性危机”不谋而合。刘教授认为博物学教育有助于把孩子培养为“正常人”,适应大自然的人!博物学可以满足诸多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成为实现多样化个人理想的丰富选项。

通过阅读《博物人生》,我们清晰看到,中国古人所说“博大精深”或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是对一个人博物广识的称道。如今,这种人越来越少,变得稀缺。是啊,我们为什么不再从容感受“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至少从孩子们的教育视角出发,去让孩子、学生、家长们一道,多识草木鸟兽之名,多懂得一些基本常识,主动规避一些大自然的风险,何乐不为?

刘华杰教授在《博物人生》里不遗余力地纠正那种对博物学的不屑和偏见,他提醒我们不要再过度急功近利,眼前的一切就会绿色盎然!

□李庆林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