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汉字蕴含的智慧
“冬日的棉袄 夏天的空调”
父亲的麦田 我的城
■征稿启事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0年6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汉字蕴含的智慧
——读唐诺《文字的故事》
 

从1899年甲骨文首次发现,到2016年中国文字博物馆单字奖励10万元的“悬赏公告”,国人一直苦苦探寻甲骨文的真实身份,但至今仍有一大半字还不认识,破译之路依然无比漫长。文字究竟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它们都代表着什么意思?未来又将走向哪里?

专业读书人、台湾著名图书出版家唐诺在其新版《文字的故事》中,以优雅的文笔、深邃的思想、诗意的想象,在远古先民造字的生命现场,展开对文字这种“极坚忍世故的动物”的生命历程、本质与意义、责任与困境,以及未来命运等问题的深度思索,让我们在文字的故土里嗅到生命的智慧与芬芳。

该书既是一部讲述文字历史与命运的寓言,又是一部以文字学视角书写的思想文化随笔。在书中,那些伟大的字、聪明的字、诗意的字、美丽的字、异想天开的字、奇怪的字、低贱的字、可怕的字、简化的字、死去的字、卷土重来的字……携带着先民的生命记忆与思维线索,构筑出人类认知的丰沃土地。这种原本单调枯燥的文字学,却被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还原出它们不可能相同的温度、色泽与记忆刻痕,鲜活灵动,妙趣横生,让人读起来便不能自拔。同时,作者还将丰富的社会学、人类学、符号学、语言学等知识熔铸其中,让该书成为百科全书式的文字通识,既普及了文字来源的历史,又消除了我们长久以来对文字的恐惧,原来和我们日日共处、时时相觑的熟悉文字,竟然藏着那么丰富、那么繁华、那么陌生而新鲜的风光。

长久以来,文字于我们只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其实文字还承载着文化发展,延续文明的重任,这从甲骨文便可窥一二。比如“伸直身子、睁大眼睛踩上高处的人”,便是“臣”字,意思是随时得睁大眼,非常戒慎戒恐的人;“眼睛上遮一只避开光线认真凝视的手”,便是“看”字,意思比单纯的见要有内容;“可怜巴巴的日字,上头压着壮阔汪洋的大水”便是“昔”字……晦涩难懂冷冰冰的甲骨文,在作者穿针引线、波澜壮阔的思想下,变得温柔可以触摸起来。它们看似平淡无奇,却是古人“对远古的记忆存留,充满美感,充满哲学况味,也充满启示力和想象力”。它们如一个个双头钩,一头钩起广袤的宇宙,一头钩起抽象的意义世界,让有声的语言以及无声的思索和想象不会灰飞烟灭,可以沉淀下来,从而开始堆积,延续并负载情感,让思维和表述有了厚度。而我们研究保护文字,实际上是保护人类脆弱的生命与智慧。

我们对这些远古文字进行“推理”,在浩淼字海中搜寻蛛丝马迹,并不是只为了知道,而是为了领会到文化的意义,从而内化成自身的精神建构和精神气质。比如武则天为其取名“曌”,意为日月并明双双高悬天空的无尽光明异象。虽然武则天是一代女皇,但当她误以为政治权力可位移到文化创造场域同样有效运作时,便不免出糗了。在骆宾王执笔写《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时,便把曌写成了瞾,看似笔误实则有意为之,因为目目最早表述的是某种鹰类飞禽。即,“你要吹牛造字说自己日月照临得天独厚,我就顺势把你贬为一只凶狠嗜血的扁毛畜生,这是懂文字的人对不懂文字的人一种拐弯抹角的修理法”。比如,当小游标跑到大树顶端,指的是树梢枝丫,为“末”,跑到中央是树干部分为“朱”,降到底部为“本”,意为树根。作者不仅给我们讲了这些文字的故事,更引领我们观察造字的原因、方法、过程,一点点联系、引申、想象,引经据典,让我们轻而易举地便触摸到先祖的思想。

一字一故事,一词一千古。唐诺在甲骨文大街上的寻踪推理之旅,不仅是重返文字的黎明,更为我们拉开了一幅幅由文字绵延开来的阔大深邃而又亲切可感的历史与文化画卷,让我们在网络语言与影像兴盛的时代,找回与文字久违的亲近和信任。

□秦延安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