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邮政局获悉,快递业已经恢复正常产能4成以上。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月17日,全国快件揽收量1.12亿件,达到正常业务量的6成,投递量超过8000万件,超过正常业务量的4成。快递小哥复工到岗人员超过200万人。此外,截至2月17日,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承运、寄递疫情防控物资累计21601吨、包裹8770.4万件,发运车辆7340辆次,货运航班204架次。(2月19日 中新网)
此前,国家邮政局官网发布的消息显示,包括春节期间一直在运营的中国邮政、顺丰速运、京东物流、苏宁物流等4家企业,将有包括“三通一达”、百世快递企业和德邦快递等合计13家重点快递开启正常运营模式。尽管当前不少快递企业已经宣布实现正常运营,但是由于部分地区存在春节假期员工尚未返岗、小区防疫限制、疫情期间交通管控等因素影响,快递运送或面临“最后一公里”挑战。
疫情期间,诸多城市和地区选择封路、封闭小区对抗疫情。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为了遏制疫情的进一步蔓延,在小区外固定位置专门设置领取快递区域。随着疫情防控的深入以及人群返城、企业复工,社会各界对快递服务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在疫情面前,快递物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快递、物流业有序复工,设法让快递重新“快”起来,已成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居民生活服务保障的必然要求。只有让经济民生必需的物资流转起来,才能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公共服务。
□吴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