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对广大职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来自工会界别的何丽娟委员十分重视北京职工的心理健康,“在我区某局一次心理测评中,分析显示,246人的社会适应心理状态良好占比39%,可能存在轻症状占比36%,可能存在中度症状占比11%,可能存在高程度症状占比14%。”由此可见一斑,帮助职工缓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
何丽娟委员认为,好的情绪可以使人身心愉悦,做到事半功倍。学会控制情绪可以避免很多行为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及个人的成就感,进而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此,何丽娟委员从机制、做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例如,建立职工心理健康系统机制。鼓励规模较大、职工较多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依托多方资源,引进专业团体设立心理辅导室,建立日常心理健康服务团队,并对谁负责、谁管理、谁出钱作出明确规定。
何丽娟委员建议,先从行政事业机关做起,通过工作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新型的工作机制,注重人才培养和人文环境建设。开展职工“EAP职工援助”系列活动,为职工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活动,如举办职场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等方面讲座,提升职工心理健康意识,掌握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解决职场压力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和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方法。通过职工心理测评、访谈、增能小组、个案辅导等方式,及时对有心理问题的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各级组织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合力,高度重视关心职工心理健康、提高职工心理素质工作,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行政队伍建设总体规划,贯穿于职工管理服务工作全过程。本报记者 高铭 文 孙妍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