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神秘”年终奖
大杂院的记忆
手里绽放的朴拙花朵
书海掠影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杂院的记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家住在南城的一个大杂院里,院里有八户人家,三十几口人。

尽管当时大杂院的居住环境狭窄,生活也没有现在富裕,但人们心里敞亮,精神饱满,邻里相处温馨和谐得像一家。

隔壁王嫂,人称“马大哈”,做饭时经常缺姜少蒜。她不见外,就到我家简易厨房拿,比自家的还顺手。当然,她“记性”好时,就买一大捆葱回来,分一半给我家。院里的保洁,张大爷一人“承包”,可邻居们过意不去,经常与张大爷像打架似地争抢笤帚。小院里一年四季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院里最让人称道的是,人与人之间那种相敬如宾的礼数。早晨,各家几乎同时敞门,因为上班上学都是那个点儿,最着急的莫过于上厕所和出门买早点。着急归着急,但大人孩子谁也不忘热情地打个招呼:大爷早!大妈早!叔叔阿姨早!孩子们早!好听的京腔京韵装满小院。上班下班、上学放学时见面,又是一通寒暄。

大杂院里的文明礼数,是老一辈模范带头代代相传的结果。妻说,她小的时候,父亲在礼数方面管教严厉。她弟不到10岁,上学走得慌忙,经常忘记与人打招呼。父亲不依不饶,弟被严厉训斥和面壁罚站好几次,才记性大长,后来嘴上也像抹了蜜,见人问好声音又大又甜。

想到有一天,我下班早,屁股还没在椅子上坐稳,门“吱”一声响,儿子的小脑袋闪进来,随着就是一通:“姥爷好!爸爸好!妈妈好!小姨好!我放学喽。”一抬头,见我一人在,自己倒尴尬地捂嘴笑起来。儿子的表现证明,文明礼仪教育从娃娃抓起十分必要。

大杂院里人们的相互信任令人难忘。只要家中有人,院里各家房门都是敞开的,即使关着也不会上锁。不像现在住楼房的人,进屋就锁门,邻里之间很少相互往来,楼道里透着股“清冷”气。大杂院里各家门上都挂一门帘(冬棉、夏竹,后来还时兴自己串制彩色的帘子),相互间有事或串门,有时招呼都不打一声,抬腿便进。需要锁门时,门钥匙就放在门边隐蔽的地方,还不忘告诉邻居一声。院里小高两口子在供销部门上班,天天早出晚归,女儿放学回家,就让对门的仁奶奶给开门,因为钥匙就放在仁奶奶家。这种没有“隐私”的邻里关系,让当今住在高楼里的年轻人难以置信。

大杂院里大爷大妈还都是热心肠的“活雷锋”。甭管谁家有事,人们都会第一时间知道,然后就倾注全部热情,比自家事还上心。妻刚上初中时想学缝纫,被家有缝纫机的朱大妈知道了,就主动把她叫到家里,手把手地教。仁大爷的小儿子是院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院里就像过年一样热闹,家家送笔送本表示祝贺,还请孩子到家吃一顿拿手菜。这表面看是一种热情,其实也是对其他孩子的一种激励。后来,院里又有好几个孩子先后考上大学。

随着城市建设的需要,大杂院被高楼大厦所替代,而大多数邻居也都迁居。我家回迁高楼,虽然住得宽绰了,但心却是窄的。每每听到楼内那“呯”和“咔咔”的关门锁门声,心中就无比怀念远去的温馨的大杂院。

□刘金江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