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新年,民宿等形式的网约短租房市场火爆。由于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在线选房、电子支付、密码解锁、拎包入住,房东和房客甚至可以无需见面,网约短租房这种“共享住宿”业态发展迅速。此前,记者曾调查发现,网约短租房领域存在入住登记、消防安全、房源资质等方面问题。近日,记者进行了追踪调查,发现相关问题依然存在。(12月25日《北京青年报》)
从调查来看,情况还是很严重的。比如,有媒体记者今年下半年两次预订了北京的短租房,缴费后房东仅仅索要了身份证照片,直至第二天退房,都没有任何人联系进行身份核验。今年12月初,预订了一间天津的房,网上付款后,只需提供一个身份证号,就可以直接凭密码开锁入住。而且,一些网约短租房内连灭火器这样的消防设备都没有配备,一些地方还存在私拉电线等极易引发火灾的情况。
传统住宿行业,已经形成了网格化治理模式。大量的网约短租房也应该浮出水面,走到阳光下,纳入到治理框架中来。看起来网约短租房面广量大,处于零星和分散状态,监管难度大,但这些网络短租房有一个共同点,是通过网约平台串联起来的。正如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邱宝昌所讲的,“压实”网约短租房平台责任是提升治理效果的关键。当下,必须明确平台责任,让平台发挥出应有作用。
网约短租房的安全问题不能忽视。有专家表示,该领域治理难点集中在监管依据、审核标准、平台责任几个方面。网约短租房绝不能处于祼奔状态,相关法律法规,该制定的要制定,该完善的要完善。
□毛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