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护好劳动者权益,就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简化程序,降低劳动者维权成本,各级相关部门也要严格落实相关规定,真正解决职业病认定难、理赔难问题。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针对最新修订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修订旨在落实劳动者职业健康合法权益、方便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与鉴定。(11月17日《工人日报》)
长时间以来,职业病从认定到理赔,耗时至少需要1149天,而即使走完全部程序,仍有三成多患者最终无法获得赔偿。此次《征求意见稿》针对职业病诊断难问题做出了多处修改, 比如明确“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必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职业病”等;减少了劳动者提供职业病诊断资料的要求,规定诊断所需资料主要由用人单位向诊断机构提供,劳动者只提供本人掌握的有关资料;缩短了职业病鉴定办理时限,规定从受理至送达鉴定书的时限由95天减至50天等。这就有利于大大简化程序,加快职业病诊断流程。
职业病认定难,理赔更难,甚至成了久治不愈的“权益伤口”,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影响。比如法律程序繁琐、一些职业病还存在诊断限制、用人单位恶意拖延时间等等。要让职业病维权能够高效起来,要保护好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需要简化程序,需要降低工伤农民工维权成本,还要能提高劳动仲裁效率,特别是关于劳动关系的劳动争议仲裁要能实行一裁终局制等等。
尘肺病鉴定困境在职业病诊断难问题中很具代表性,也是职业病诊断难的难点。比如劳动者流动性大、尘肺病潜伏期长等,都增加了尘肺病的维权难度。而简单地简化程序,还难以破解尘肺病鉴定困境。对此,还有必要放开尘肺病诊断限制,正如有专家建议,应先将尘肺病作为一个医学概念进行诊断治疗,而非作为一个“职业病”概念进行诊断治疗。这样就可以避免为了查证具体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而延误对尘肺病的诊断和治疗。
遭遇职业病的劳动者,多是劳动权益更容易得不到良好保护的农民工,他们干着最苦、最累的活,拿命换钱,在遭受职业病后,还可能遭到用人单位的“无情抛弃”,让他们及其家庭受到“二次伤害”,让他们“人财两空”。职业病诊断难成了久治不愈的顽疾,折射的也是广大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困境。
要保护好劳动者权益,就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简化程序,降低劳动者维权成本,各级相关部门也要严格落实相关规定,真正解决职业病认定难、理赔难问题。这样才能缝合已成顽疾的职业病诊断难这一“权益伤口”,筑牢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坚固屏障。
□戴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