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芦苇花开
责任心
锔瓷的暗香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0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锔瓷的暗香
——读伍剑小说《锔瓷》
 

第一次看到《锔瓷》这个书名,感到陌生又熟悉。那些久远的吆喝声,隔着岁月的河,一点点地在耳边清晰起来。“锔碗锔盆锔大缸,锔了东街锔西街”。那些锔在大缸沿上的锔钉在脑海里一幕幕再现着,熟悉渐渐地淹没了陌生。于是,我就有了迫不及待的渴望,急于一览《锔瓷》里的芳华。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但是碎缸、碎碗,就连过时的衣物家具,也都被束之高阁。锔瓷这门手艺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很难见到那些走街串巷的手艺人了。而《锔瓷》一书,再一次唤醒了沉睡在我脑海里的记忆,那些曾经再次鲜活,走进历史尘埃的锔瓷,又一次粉墨登场了。

小说《锔瓷》讲述了小男孩群拜师学锔瓷的故事。看似简单的故事,作者伍剑却采用了多维度的叙述结构。明线、暗线交替,拓展了叙事空间。

李师傅在寻常人的眼里就是一个小手艺人,他甚至连一个体面的门脸都没有,平时就是一副挑担走街串巷。但是,在群和群的外婆眼里,李师傅是一个能吃苦耐劳,手艺过硬的人,当群外婆的碎花瓶裂纹被锔成一根活灵活现的梅枝时,让群看到锔瓷手艺的精湛和一个手艺人对于技艺的痴迷,这种孜孜不倦的精神,让群看到了锔瓷内在的精魂。那根梅花隐隐飘出来的暗香,隐喻了李师傅高尚的品质,为李师傅不但教群锔瓷,还教群读书、做人的道理等埋下了伏笔。

这梅花的香味贯穿全文,它不但让群深受熏陶,也让群在学艺过程中,遇到心怀鬼胎的人能及时反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启善和群是发小,可是他们选择的师傅品质不同,所以,他们待人处事也截然不同。这一朱一墨的对比,彰显了善恶的差别。这也从侧面赞扬了李师傅的高尚品质,非常有教育意义。

梅花有“凌寒独自开”的品质。而李师傅也历经寒流的劫难,他是宫廷御工李的后人,当年为了不给日本人锔瓷,他们一家人流落民间,但锔瓷手艺一代代传承了下来。他们传承的不仅仅是手艺,更是一种对于国宝的爱护、坚守。看似不起眼的小手艺人的身上,竟然会流淌着民族的气节,竟然也会有如此的气度和胸怀。

李师傅在教群学艺时,也是煞费苦心的,他磨练群的定力耐性,教群读书修炼一颗瓷心。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师傅把对锔瓷手艺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群,那是由内而外的磨练。他就像那枝梅花,不但让群受益匪浅,也让读者从中闻到一股品德的暗香。

小说在李师傅为了不给日本人锔瓷,不让国宝流落海外而故意摔伤了胳膊的高潮处戛然而止,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其余韵仍然犹如梅花,暗香袅袅、香飘万里。李师傅的高大形象立体而饱满,对于群的教育也是深远的。

一部《锔瓷》宛如锔在瓷器上的一枚锔钉,用湿润的棉布,一层层细致地擦拭下去,拂去岁月叠加在上面的锈迹斑斑,渐渐温润可人,那锔钉一点点明亮起来,晃着人的眼。《锔瓷》必将成为最耀眼的那颗锔钉,染着梅花的暗香,余韵不绝。

□宫佳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