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吃百家饭
一个永远的“局外人”
从“香饽饽”到被冷落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9年9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香饽饽”到被冷落

 

闲来爱逛念坛公园,绿树浓荫、碧波荡漾、清新秀丽,是修身养性的好去处。于我,最钟爱园里成片茂密青翠的芦苇,伫立繁密碧绿的苇荡边,眼前浮现童年时家乡的芦苇。

遥远的记忆悠然而至,老家地势低洼,成片的芦苇蓬蓬勃勃。苇荡里多肥美的猪草、野菜,不乏茼蒿、野芹菜,爱在绿如屏障的苇荡里打猪草、采野菜;爱在青纱帐般的芦苇丛中捉迷藏,装扮成机智勇敢的游击队员,吹响清丽的芦叶笛……芦苇荡俨然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当年,芦苇在家乡是极其珍贵的“香饽饽”,乡民吃、穿、住、用样样离不开它。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民食不果腹,春天粮食还没下来,揭不开锅。这时,生长多年的粗壮苇笋一个个钻出地面,嫩嫩的,采挖剥皮,白里透青,切成丝清炒,香脆可口且有诸多药用功效;嫩苇笋可以生吃,甜津津的。

童年的记忆里,冬天特别冷,时常在沟塘里溜冰。物质极度匮乏,衣着单薄,营养不足,感觉冬天是不尽的枯寒,手脚被冻肿冻破。

人冷脚寒,有双保暖的棉鞋显得越发重要,而用毛茸茸的芦花与稻草、苘麻混编成的毛窝,芦花柔软的绒毛布满鞋帮内外,穿起来格外温暖舒适,便是冰天雪地也能把脚焐得暖和和的。

那时候,乡村是清一色的草房,房屋上盖是桁梁,上铺一层密密的苇杆,然后抹一层泥巴,最后再在泥巴上絮上厚实的小麦秸秆。猪圈、牛舍和粮站的巨型土圆仓同样都离不开芦苇。

冬天,农闲季节,勤劳的乡民便用芦苇编织床席:将芦苇劈开,用石滚碾压成席篾,用篾子即可编织成长方形的平整光滑的苇席。那时的床席都是用芦苇编织的。而盛较多的粮食、山芋等,要用芦苇编成的长十米左右、宽一二尺的席子,用它像盘山公路一样围成一个空心圆柱体,直径和高低可以根据室内空间大小和粮食多少进行调整,很方便。

用苇篾还可以编织出捕鱼捕鳝的苇笼。编织的下脚料和苇叶是烧锅做饭的好燃料。

芦苇用途广泛,乡民视之为宝。生产队分几捆芦苇,像宝物一样收藏在院子里或室内,生怕贼偷。会编织的人家,用它加工成苇席、篾子等,挣大钱;不会编织的人家,收藏至春节前后也能卖个好价钱。

那时,在家乡形成芦苇经济,哪个村子芦苇多就较富裕。建房需要较多的芦苇时,须“开后门”请乡村领导批条子方能购买到。

如今,新时代的农村,乡民住上楼房、用上电器,苇席被竹席和席梦思代替,市场名目繁多的棉鞋、食物应有尽有,曾经家庭生活中离不开的芦苇,如今已无人问津,公园里和野地的芦苇,只能作为一种绿色植被,净化土壤和水质,美化环境,供人观赏。因农民日常生活用品已经不需要芦苇作为材料,老家原来成片无垠的芦苇荡,早已被开垦成粮田。

流年似水,世易时移,7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短的瞬间,然而我的祖国却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沧海桑田,曾香饽饽的芦苇被冷落在寂寥的原野,无人问津,它折射出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折射出国家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和物质的极大丰富。

□易少敏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