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时光 你慢点儿走
微尘里的光芒
■征稿启事
记忆里的路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8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尘里的光芒

 

在矿区生活过多年的我,对描写煤矿工人、煤矿生活的小说总是情有独钟,刘庆邦的小说《年礼》就是其中之一。

《年礼》这篇小说没有写煤矿工人在井下挥洒汗水、艰辛劳作的种种,而是把笔触伸向了他们的日常生活,通过兄妹二人逢年过节回家看望父母这件家常事,反映出普通矿工家庭的烟火日月,折射出亲情的温暖和人性的善良。

故事的主人公田桂金中秋节回家看望父母,却发现哥嫂没有回去,而哥嫂住的地方离父母并不远。她悄悄跑到哥嫂家询问情况,果然,哥哥因囊中羞涩买不起“节礼”才不好意思回去。田桂金二话不说拿出钱包里仅有的二百块钱,让哥哥当作“节礼”送给父母。此后许多年田桂金都是这样做的,直到父亲过世。

初读这篇小说,田桂金这个人物就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她善良、宽厚、做事周到、事事替别人着想、宁愿自己吃亏也要顾全大局。当她听母亲抱怨哥嫂好几个月不回家看父母、连中秋节也不回家跟父母团聚时,首先想到的是哥嫂肯定遭遇了什么困难;当她得知哥哥已经好几个月没有领到工资、一家人仅靠着嫂子摆鞋摊过日子时,马上替哥嫂准备“节礼”,帮助哥嫂在父母跟前尽到孝心;当嫂子向她埋怨哥哥没本事挣钱、公公婆婆把钱看得太重时,她耐心听着,宽容地一笑;当哥哥向她表示感激和愧疚时,她温和地安慰哥哥:“你和我还分什么彼此。”她的通情达理和贤惠大度,像黏合剂一样把一家人紧紧地聚拢在一起,让父亲安享一个和乐晚年。

田桂金的哥哥虽然不及田桂金识大体,却也不是一个自私、市侩的人。他原是一线采煤工人,因为在井下出了工伤被砸断了腿,只能依靠矿上发的一点儿生活费过日子,有时还不能按时领到,大部分时候得靠妻子风雨无阻地摆鞋摊养家。作为一个男人,他的内心肯定是异常痛苦的,但他却没有破罐子破摔,而是把苦闷藏在心底,努力振作精神,一方面把自己照顾好,不让父母亲朋操心;一方面“大事干不了了,就干一些能干的事”,替妻子分担家务、照料孩子、陪伴父母,等等,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却是他心地善良的体现。

田桂金的父亲是一个下了多年井的老矿工,普通得像一块煤,憨厚得也像一块煤。对工作勤勤恳恳;对家庭尽心尽力;对朋友直爽仗义;对妻儿,不善表达却满怀深沉的爱。他希望儿女常回家看看,绝不是贪图什么“节礼”,而是出自对儿女深情的牵挂和关切。故事的结尾,父亲过世以后,母亲把一个铁皮文具盒交给田桂金,说:“你让你哥哥给你爸的钱,都在这里,你爸一分钱都不让花,要我一定交给你。”田桂金大吃一惊,问母亲:“爸怎么知道钱是我给的?”母亲说:“你爸不爱说话,心里却明白着呢!”行文到这里,作者专门点出一笔,那个锈迹斑斑的铁皮文具盒,是田桂金上小学时用过的。刹那间,田桂金捧着文具盒痛哭失声。

还有田桂金的丈夫、嫂子……虽然出场不多,却通过几句话、几件事让读者知道他们都是善心人。这些小人物让我感到无比亲切,让我回忆起曾经住在矿区家属院里的那些人——十年如一日义务清扫楼道和院子的李家爷爷,谁家电视机日光灯坏了喊一声就去义务修理的王电工,冬储时帮大家搬运土豆、大白菜和煤球的张大个儿,会炸许多美味面点心又喜欢跟邻居分享的胡婶子,在家属院里种了许多花花草草的义务园丁赵叔叔……他们都是微尘一样的小人物,在生活中普普通通,在工作上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在人群里也不起眼,可就是他们,让这个社会正常运转,向前发展。他们身上的美好品质,像微尘里的光芒一样,照亮周围人,也让市井岁月透出温暖和希望。

□赵闻迪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