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另类工种招聘不能沦为噱头招聘
妈妈“防空队”让人五味杂陈
遏制替课现象 需强化失信惩戒
网售儿童家具 监管不能缺位
“一刀切”
不让噪声扰民 还需多方努力
严打霸座行为应当常态化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7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遏制替课现象 需强化失信惩戒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北京高校出现不少替课替考的现象。有学生替别人上课,每月收入数千,替上的课以公共课和选修课为主。替课替考现象还催生了中介,称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人来替课,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7月10日《新京报》)

替课现象由来已久,每每谈及此话题,总有人跳出来为学生“叫屈”,认为板子不能只打在学生身上,教学方式缺乏创新、课堂吸引力不够也是主要原因。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说过:“学习本身这件事情,永远是一个苦差事,它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无论授课者怎样巧舌如簧,口吐莲花,都不可能把线性代数、微积分等讲成“郭德纲相声”。对于学生来说,必须要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坐得住冷板凳。退一步讲,即使觉得老师的授课方式有问题,也应通过合理的渠道向老师提出意见建议,岂能简单地找人替课了之。

一直以来,替考被认为是诚信缺失的体现。在正式考试前,考生往往需要签订诚信承诺书。高考、公考等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替考会被追究刑责;校内考试替考,也会被学校追责,情节严重者还会开除学籍。事实上,替课同样属于失信行为。学生的本职就是学习,需要服从学校的规章制度,正常参加各种教学活动,这既是取信于人,也是守信于己。替课的背后折射出一些学生信用意识的缺失,是一种不诚信、不道德的行为。

解铃还需系铃人。替课现象既然是信用领域的问题,还应通过强化失信惩戒加以遏制。一方面,加强教学管理,严肃课堂纪律。替课行为一经发现,无论找人替课者还是替人上课者,都依据校规校纪进行处理,并计入学生诚信档案。同时,改进考试内容,切实反映课堂教学成果。必须把考试和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让老师对于知识点的拓展与延伸成为考核重点,让找人替课的学生不得不为自己的失信行为埋单。□张涛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