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新潮的上海,“互联网+垃圾回收”正成为创新标杆项目,在长三角复制推广。上海多区正在推行的“互联网+垃圾回收”,就是在支付宝上下单,废品小哥上门回收,这背后的流程可不简单。即便是一只纸箱的回收流程,也要经过用、支付宝、技术平台、服务商、回收厂,而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背后都有一份绿色职业为之服务。(6月3日《劳动报》)
正如媒体报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绿色职业”与“网约工”相结合,不仅改变了这一职业的工作方式,也让垃圾回收小哥月入过万成为现实。而且,一把公平秤、一台手机、一套蓝色制服……这身行头成为支付宝垃圾分类回收平台“上门回收员”的标配。可以说,借力“互联网+”提升垃圾回收率,具有可行性和示范意义。
从创业就业角度来看,定时定点和按订单上门回收相结合,回收小哥月入过万不是梦。尤其是手机订单模式,也避免了这些回收小哥来回奔波之累。尤其是一把公平秤、一台手机、一套蓝色制服,这身行头成为支付宝垃圾分类回收平台“上门回收员”的标配,不仅显得正规,且能够给小区居民带来一定的安全感。
不过,除去其所取得积极成效,笔者更为关注的是这些垃圾分类回收“网约工”权益保障问题。不必讳言,这些新业态用工模式,虽然满足了市场需要,且一定程度纾解了社会之难,但其权益问题同样不能忽略。比如,社保缴纳、高温津贴、低温津贴,以及加班费等等,这也需要用人单位及劳动用工监管部门给予重视,以确保其权益不受到侵害。
□杨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