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小空间”里的 “大人物”
一个城市的灵魂和荣光
有一天,你会长大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5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城市的灵魂和荣光
——北京宣南名人故居、会馆探访
 

故居已经作为纪念馆免费对外开放,常设展览通过丰富史料反映了沈家本的生平及成就,其中一份由沈家本书写的奏折手稿叙述了清末四大疑案之一——“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当时审判中的诸多疑点。藏书楼展厅里还展出了由沈家本第四代孙沈厚铎先生捐赠的多个老物件儿,包括沈家本用过的藏书章、沈家本故居里用过的铜制手壶、“万寿无疆”墨碟、龙凤双琴朱砂墨等,故居内还设有清末修订法律人物展、中国古代法治人物展。真算是活化利用、物尽其用了。

期盼“公车上书”发生地早日重见天日

沈家本故居是北京市西城区下了决心腾退再利用的。而就在距其不远处的达智桥胡同和校场三条交接处,赫赫有名的杨椒山祠的腾退工作就差最后“临门一脚”。

走进这座面积不亚于沈家本故居的院落,当年“公车上书”的情景仿佛重现眼前:上千举人联名上书救国图强……

历史的尘烟,仿佛就在昨日:这座院落是明代兵部员外郎杨继盛(号椒山)的故居松筠庵,杨继盛因写了《请诛贼臣疏》历数严嵩“五奸十大罪” ,被诬陷下狱,受尽酷刑,入狱3年终被杀害,死时年仅40岁,被后人尊为忠臣典范。死后12年,明穆宗登基,赐杨继盛为太常寺少卿,谥号忠愍。杨继盛临刑前写下的名句——“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一直到今天仍为人们所传诵。清乾隆年间,松筠庵被改为祠堂,起草《请诛贼臣疏》的书房后来被称为“谏草堂”,清代道光年间即1848年在祠之西南隅建一八角“谏草亭”。戊戌变法时,以康有为、谭嗣同为首的1300多名举人在这里和胡同北侧对门的嵩云草堂即河南会馆聚会,由康有为起草了一份1.4万多字的谏书,反对割地赔款,要求外御强敌,内行变法,史称“公车上书”。

走在杨椒山祠西侧的校场三条,胡同两侧的墙体都已进行了修缮,有的画上了画,或者嵌上了砖雕;院子内,绝大部分住户已经搬走,房屋破旧、电线乱搭,院子里杂草丛生,还有假山石可以辨别,谏草亭则被砖封得严严实实,似乎曾经住过人,忧中有喜的是,“整组建筑虽已破败,但原有格局及主要建筑仍为原状”(《增订宣南鸿雪图志》)。

期待这座有着如此历史——象征浩然正气,又是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的杨椒山祠早日完全腾退,早日重见天日,对社会公众开放……

(二十四)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