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娱
3上一版  下一版4
 
在殿堂深处寻“采珠人”
《病毒星球》
《成事》
“欢动老龄”艺术节走进顺义
《反贪风暴4》《老师·好》 领先春季档口碑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5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殿堂深处寻“采珠人”
——对话柏林国际电影节“荣誉金熊奖”导演维姆·文德斯
《采珠人》导演维姆·文德斯(左一)与媒体见面
 

国家大剧院、柏林国家歌剧院联合制作的比才歌剧《采珠人》将于今日与中国观众见面。该剧由享誉世界影坛的著名导演维姆·文德斯倾力执导,近日,国家大剧院歌剧院举办了导演维姆·文德斯的媒体见面会,影评人、剧评人周黎明担纲本场活动的主持嘉宾,与导演就此版《采珠人》的制作花絮、及电影导演对舞台作品的深度思考和艺术追求进行了交流对话,令广大观众走近这位电影大师的首部歌剧作品,感受《采珠人》的无穷魅力。

“《采珠人》在我生命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享誉世界影坛的导演维姆·文德斯是20世纪70年代“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先驱之一,也是当代德国影坛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不仅拍摄过许多获奖长片,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编剧、导演、制作人、摄影师和作家,产出过大量独具创意的纪录片。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文德斯并不囿于特定的艺术形式,舞蹈、音乐、舞台剧等都深深吸引着他。正如他所说:“循规蹈矩对创作来说就是地狱,(重复)必然会让你丧失掉那些头一次制胜时所用的秘诀。”“跨界”执导歌剧无疑是文德斯在突破艺术创作“舒适区”的又一次尝试。在世界歌剧的舞台上,这种“跨界”并不罕见,著名电影导演伍迪·艾伦也曾携手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排演了歌剧作品《贾尼·斯基基》。

于今日上演的歌剧《采珠人》是文德斯导演带给观众和影迷的一份惊喜。在乔治·比才的歌剧作品中,相较举世闻名的《卡门》,《采珠人》并不为人所熟知。当指挥家巴伦博伊姆邀请文德斯导演共同完成一部歌剧时,面对歌剧这片丰沃的“新大陆”,文德斯选择了比才的早期歌剧作品《采珠人》。他坦言:“经过一段思考,我意识到选择(哪部剧目)必不是纠结所得。相反地,当一个人第一次尝试一件美好的事物时,一定是冥冥中有种必然的需要。”

文德斯钟情于这部歌剧作品,也源于《采珠人》的优美旋律曾“治愈”了身处难关的自己。也正是因为音乐先于故事打动了文德斯,在排演这部作品时,文德斯并不满足于观众离场时只有“看到的精彩”,而是强调音乐在歌剧作品中叙述故事的重要作用:“我和创作团队的愿望是让故事尽可能‘显现’,从而简化叙述并着重加强听觉上的体验。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能引导观众以更包容的态度欣赏和沉醉于这样伟大的音乐。这话从我一个电影导演嘴里说出来可能听着奇怪,毕竟视觉语言是我的专业领域。但音乐才是这部歌剧里讲述故事的主要手段,比才用他的音乐创造了一个他自己的世界。”

“我希望比才的在天之灵能感到慰藉”

《采珠人》的故事从女主角莱拉和两位男主角祖尔迦、纳迪尔的重逢开始。两位好友久别重逢再续友情,此时一位蒙着面纱的少女出现。纳迪尔没有遵守与好友的承诺,偷偷结识了莱拉;尽管有誓言在先,莱拉还是爱上了纳迪尔,命运之轮开始转动。文德斯导演运用电影中的“闪回”手法对故事的背景进行了视觉化处理,同时大胆地让舞台空无一物去呈现神秘而带有传奇色彩的锡兰海滨,舞台不仅宛如海滩,同时模拟珍珠材质的舞台表面也让观众仿佛置身贝壳里。在灯光的巧妙作用下,这片舞台将在海滩、林间空地、帐篷及刑场中切换。同时,在服装设计方面,为演员们设计了一套无明显时代特征、却有着异域情调并能体现不同人物性格的服装。

对于此次《采珠人》在中国的首演,文德斯也倍感兴奋:“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在国家大剧院巨大的舞台上,我们的‘沙滩’将会是什么样!”而对于广大观众和影迷的期待,文德斯则表示:“回望我的一生,‘期待’这件事儿总是让我很沮丧,而不是备受鼓舞,还是说说我的心愿吧。我希望,乔治·比才的在天之灵能感到欣慰,他在1863年以24岁的年纪写出的这部天才之作,直到现今还在被歌唱。如果他感到欣慰,他或许会向指挥家、演员和合唱团鞠躬致意,可能也会冲我眨眨眼睛吧。”

□本报记者 陈艺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