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主办的“科技惠民,共享绿色家园”2019年科普游园会在玉渊潭公园拉开帷幕。此次“科普大集”集中展示了北京市属各公园及科普联席单位在园林、生态、文化等方面的绿色科技和成果项目,并通过互动体验、科普模型、多媒体展示、主体展板、现场咨询等方式,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园林科普大餐”。(5月13日《新京报》)
这样的“科普大集”,尤其于当下的孩子,显然是最为需要的。曾有报道,某省少年宫6000多名学员中,学习科技的居然只有8人!而美术音乐之类,则挤破了头,这条“星光大道”上的成名成星,也成为时尚的人生理想。科普于孩子生活中的“边缘化”,未免让人担忧。
提升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首先要倡导一种学习和探索科学的氛围。当前,应试教育之下的孩子们,即使假期期间,各种各样的课外“加餐”让孩子们分身乏术,更无暇接触科普。因此,创造条件,引导孩子们热爱科学、走进科学,尤其需要全社会参与,以“科普大集”这样的多种形式,掀起“科普热”。
哲人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某种意义上,科学正是我们的“天空”。不久前的电影《流浪地球》激发了国人对科幻的热情,科学需要幻想,但更需要锲而不舍的钻研和学习。而“学知识练动手”的“科普大集”,有助于让“科普热”成为常态,因此,“科普大集”多多益善。
□钱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