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3年前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我应邀参加了当地的残疾人代表大会。那时,父亲刚刚过世,我和母亲还没从那场致命的打击中缓过来,原本就体弱多病的母亲,几次冠心病发作再加上腿疾,推着轮椅上沉默寡言的我,我们显得沉郁落寞,母女俩像霜打的茄子,眉宇间挂满了忧愁。当时,一位穿着朴素大方、看上去和母亲年龄相仿、面部明显被毁容的阿姨,一看到我们就亲切地走过来,她和善悲悯,很是关切地与母亲攀谈,身边不时有人尊敬得向她鞠躬,打招呼。
在会议开幕式上,当市委领导介绍阿姨的情况时,我着实被震惊了。原来她就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的“劳模冯玉萍”,她可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救火英雄”。当年豆蔻年华的她,在家乡的那座煤矿是压风机司机,在一次井下作业时,突遇大火,在一片火海中,她不顾个人安危忍着烈火焚烧的剧痛将一个个风机关上,她的善举,拯救的是井下所有矿工的生命,也为国家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可她被同事救出时,一个如花盛开的妙龄女子,却被烈火烧得全身发黑,面容尽毁,双手被严重烧坏,从此造成了全身重度残疾。
上世纪六十年代,她和全国劳模王进喜一起在北京参加“全国公交群英会”,还受邀参加了国庆观礼,毛主席、周总理和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接见了他们。周总理曾亲切地询问了冯玉萍受伤后的治疗和康复情况,并和她合影留念。可以说,阿姨曾是我的父辈那代人的“精神标杆”,也是家乡那座城市的骄傲。
我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冯阿姨问起我们家的情况时,提到父亲,母亲伤心得泪眼涔涔,她说:“孩子她爸是我们家的顶梁柱,他一下子走了,都不知道我们母女以后的日子怎么过……”那一刻,阿姨搂着母亲的肩膀,她眼眶湿润了,没有隔靴搔痒的劝慰,但她的眼神和肢体中,传递的尽是关怀与暖意。得知我正在参加西北政法大学律师专科的学习,阿姨对身边残联的负责人说:“像这样的家庭,一定要多关心,我刚刚了解了她们的情况,她父亲为司法监狱系统也是贡献了青春和热血的,留下的遗属还这么困难,一定要照顾。这孩子年纪轻轻就坐在轮椅上,还这么坚强,一边写作一边还在参加自学考试,她考试时残联看能否车接车送?”那一刻,阿姨无微不至的关怀,残联工作人员一一默许颔首,在一旁的我,别过头去,已是泪流满腮。
在开会的三天中,每次遇到冯阿姨,她总是亲切地用那让人心酸的残臂拍拍我的肩膀,还当着众人面直夸我坚强好学,意志力感人。当记者提议为我们拍张照片时,本以为冯阿姨会因为容貌问题拒绝,但阿姨竟毫无芥蒂地坦然答应,坐在她的身边,一种母性的温暖、人性深处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美好与善良,让我顷刻明白一个道理,美是内心绽放出的花朵,有时,它真和外表无关。
其实,一种精神所传递的能量,有时会像一座灯塔,或者说幽暗中的一支火炬,劳模冯玉萍所带给我的精神鼓舞,足以点亮我的余生。
(左一是劳模冯玉萍,左二是本文作者李仙云)
□李仙云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