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1日起,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友谊医院等20家三甲医院的急诊就诊方式将陆续变革:不再按“先来后到”接诊患者,而是根据病情轻重来排序了。患者就诊前将被采集生命体征,由机器和专业医护人员判定级别,危重者被优先抢救,轻症者将后延。(4月22日《新京报》)
北京自5月1日起,将有20家设有急诊的市属医院启动“急诊分级”就诊工作,通过“人”+“仪器”双重合作保证分级的科学公正性,将患者分为“濒危、危重、急症和非急症”1-4级分级管理,这样就能合理安排患者分级就诊,病情越危殆的患者,将得到优先治疗。通过预检分诊,就能将病情程度一般的患者甄别出来,将他们“剔除”出急诊队伍,这样就保障了急诊患者的优先就诊权,让急诊回归救治急病患者的本位。
对很多非急病患者来说,也并非是故意占据急诊资源,他们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分不清急病与非急病。实行预检分诊后,能够减少非急病患者占用急诊资源的现象,从而让这些非急病患者自觉到门诊就医,而不再是选择与危急患者抢急救资源;另外,通过“分诊”,也能让一些病情程度一般的患者对自身病情有初步了解,这也有助于改善大医院患者扎堆的现象,让一些病情程度一般的患者自觉选择小医院、社区医院问诊,从而有利于解决大医院“看病难”问题。
北京的“急诊分级”,将在20家市属医院实行,希望这一做法能够在北京市所有设有急诊的医院实行,也希望各地也能借鉴与推广“急诊分级”,从而提升急诊资源的使用效率,让患者都能得到最“适合”的救治。□戴先任